近几年在广州、深圳、北京、上海等地看了太多的茶博会、各类工艺美术博览会、美术展⋯⋯,给人的影像是,在浮华喧嚣后猛然发现,许多原本做得好的当代紫砂作者们均沾染了拜金、浮夸社会的不良习气,纷纷在"多年媳妇熬成婆"被评上"工艺师、高工、研高、大师"后,有了点名气以后变得一夜之间都不会做壶了。似乎都在啃着残存的一点点可怜的老本不断消费着自己,这一现状让我如鲠在喉,实在是不吐不快。
看到那些摊位上陈列的一把把大同小异的紫砂壶,一模一样的造型,大致相同的装饰题材,仿佛是过去或现代经典的翻版,名人名作的克隆,一味地重复别人和自己,没有零星半点儿的突破,我从心底"佩服"甚至"惊叹不已",为他们那些代工壶或不厌其烦地重复劳作的东西而扼腕叹息。
做紫砂艺术推广工作三十多年的我,着实不好意思再向以前收藏过他们作品的藏家们推荐其"炫技"的所谓手艺作品,我于心不忍,良心不安。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紫砂壶成型工艺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是慢慢形成的技术实力,更是在不断的摸索中寻找到自己的艺术方向,现在整个行业处于一个浮躁的状态,一切向钱看的时代,许多作者艺术水平停滞不前,是缺乏对紫砂艺术的敬畏,为了钱去弄一个技术职称,然后就大量请枪手代工,看到有太多的艺人就是有三头六臂,让其再活一千年都不可能做出如此巨量的紫砂壶,这还能谈什么紫砂艺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