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的“紫砂茶器与文化知识”一键订阅关注
1966年至1976的十年,是新中国建国后最为伤痛的十年,很多人蒙受了不白之冤,这片阴云也同样笼罩在紫砂的上空。
“人都不让我好好做?我怎么做壶?”
▲顾景舟工作台
这是顾景舟当年泣血的呐喊,而即使环境再恶劣,他心里最难过的,莫过于价值观的被颠覆。
传统文化中的那些经典,一直被他奉为圭臬,一夜之间,全部被贬为封建糟粕。
▲顾景舟晚年习书
最终,他只能关紧心灵的大门,以手抄清人吴骞的全本《阳羡茗陶续录》聊解舒怀。
终于到了1973年,文革势头已颓,顾景舟在宜兴迎来了一位老友,冯其庸。
▲顾景舟访冯其庸于北京
两位老友彻夜相谈,这才知道,在文革中冯其庸的珍藏本《红楼梦》曾被红卫兵抄走,并作为“罪证”展览。
他担心,此书极有可能被毁掉,便悄悄从朋友处借来一部影印的庚辰本《石头记》,用从荣宝斋买的宣纸和10支狼毫笔,完全依照原著行款,脂批则用朱笔。
白天挨批斗,晚上即抄书,用时七个月抄完全本。
▲景舟手抄续录部分
顾景舟听罢,眼睛微微发红。说,其庸啊,我不如你,我不如你!我只抄了一部小小的《阳羡名陶续录》。
当即,把抄写的手稿拿给冯其庸看。冯其庸看了,也拍案称绝。惺惺相惜,此为一绝。
顾景舟感慨地说,我要开始做壶了。
▲景舟先生存照
在一般人看来,《红楼梦》与顾景舟做壶,实在找不出什么关系。但是,当你知道,一本古典名著的命运,与一个群体的命运,从来是维系在一起的,你就明白了。
这个严苛的时代,连一部《红楼梦》也容不得,那么,秉持着传统操守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景舟制 上新桥
而冯其庸手抄《红楼梦》,无疑给顾景舟的精神上带来了莫大的快慰,就这样,「上新桥」这把壶,就在顾老的手中成形了。
▲景舟制 上新桥
上新桥,扑面而来的感觉,是耳目一新。
壶钮,变成了一座“新桥”,无疑它具有江南水乡的品质,但它又不是石拱桥的形状,上面是平的,略带弧度,有玉器感,而非平坦之平。
▲景舟制 上新桥
壶的身筒,是一圈一圈的水波,灵动的波纹,便是壶面的构成。那是韵律般的动感。
壶把的顶端,也是平的,那是与壶钮的呼应。
▲景舟制 上新桥
把圈上的飞扣设计成小舟,更是点睛之笔。宁静的小河泛起圈圈涟漪,一叶欸乃扁舟,划向石桥。
波纹,桥钮,舟形飞扣,是一种巧妙组合,形成一种气韵生动的审美效果。水纹,大写意的灵动。
一切都在静谧的线条中完成。
上新桥,多么素朴、简练的名字,寓意不言自明。
你要往彼岸去,就要通过新桥,它在等你;走过新桥,就是彼岸了,希望,一直在那里,朝你张望。
关于上新桥就介绍到这里,如果有其他意见和建议,都可以在文末留言与我交流。
感谢关注!
微信号:13771382816
欣赏美壶,请长按指纹识别下图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