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把合菱壶,静静地躺在橱柜里,不争不显……我觉得有点“对不住”它,于是拿出来泡养,几次下来,开始显出原有的润。
渐渐地,我发现了它的特别,首先说其色——“黑而不墨”。色有“余地”,是中庸,不是黑板一块。泡茶润泽之后,黑色的层次度出来了,就显得有点儿灰。
记得初见这壶,干枯,尘垢蒙面。凭借多年的紫砂经验,我知道这是原矿泥无疑。再仔细检查口盖,有两处芝麻粒般大小的小磕,余下一切安好!
请它时,花了不少米,倒不是因为我当时非常喜欢。原因是——我想“拯救”这些有点小年纪的紫砂壶作品,钱没有了可以努力工作再赚得,壶若“泯灭”了,对不起遇到的缘分(紫砂壶历史上,不少算得上优秀的作品,遇人不淑而毁坏的例子很多)。
这类壶收来后,我会用“急冷急热”的方法,开开壶;之后用好的茶叶,泡几次,内外清洗干净;待彻底干燥后,再用滚开水来回汤几遍,就开始使用了。毕竟这类壶是因为长时间闲置而蒙灰(不是做旧)。
我的同行,也有采用回炉重烧的方法,但我基本不如此,因为做旧的壶,我是不碰的。
再次端详此壶,我发现它的“型制”也蛮有特点:比如壶身的菱花瓣筋纹,各错半个身位,上下相合,“凹凸”对仗,颇有易家的“阴阳”思想……
总之,这类紫砂壶作品,都有文化的影子在里面。这也决定了它们在茶具功能之外,有了可以去品读的内在价值。这价值,往往第一眼发现不了多少,甚至是初见时还谈不上特别有感觉。只是,在经历一系列事情之后,在合适的时间对上合适的心境,发现了它的“与众不同”!(宏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