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 ——李渔《闲情偶记》
“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 ——文震亨《长物志》
“泥是肉,砂是骨”。“骨”者,“砂”也,通常指的是紫砂泥中的石英颗粒,石英密度大,熔点高,能提高紫砂的烧结温度。紫砂,贵在有“砂”。砂,使烧成后的壶表,远比一般黏土制品透气性好;砂,使烧成后的壶体,一经泡养“火气”尽消,不夺香而无熟汤气。同时由于“砂”的原因,紫砂壶摸上去手感很好。
李利【 荷之语 】编号:36622
许多壶友经常讨论如何判断紫砂壶的真假,其中有一条:
紫砂有其独特的颗粒感,如果壶表面摸上去是粗糙的,就是真的紫砂壶,如果是光滑细腻的就是假的。
这种说法到底对不对呢,我们来看一下。
紫砂的砂
紫砂是一种矿料,本身含有石英等介质颗粒,不同于瓷器,砂是其烧成后的体现,也是紫砂的特点。
紫砂原矿石
紫砂壶表面摸起来粗糙、细腻,其实是取决于其泥料的目数。
在紫砂矿风化后研磨成颗粒的时候,会使用筛网,而泥料的目数就是根据筛网的目数来的。
矿料筛网
目为直径单位,指每平方厘米上小孔的个数,有24目、32目、40目、60目、80目、100目、120目等等。
目数其实就是指的泥料的粗细,目数越小泥料越粗,目数越大泥料越细。
一般来说,60目以下的算是粗的,壶身的凹凸感、颗粒感就比较明显,透气性也较好。
目数越大,泥料越细腻,壶身表面就会比较光滑,如120目这种泥料,就少了那种颗粒感。
另外朱泥的泥质也是比较细腻的。
目数示例
壶身摸起来的颗粒感,同时也是一个人的手感,什么是粗什么是细可以说是比较主观的,壶身颗粒感只能作参考却不能作依据。
目前,市场上紫砂壶所用泥料的目数一般在“60目”左右,60目左右的泥料制壶,烧成后壶既细腻又有砂质感,泡养包浆后的光泽度也好,所含石英、云母、赤铁矿等物质结晶相多而玻相少,有较佳的抗震性、透气性和物理强度,经得起骤冷骤热,透气不透水。
这里还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颗粒效果不等同于颗粒感。
颗粒感,指的是成品紫砂作品的表面(这里主要指外表)有明显的颗粒凸出现象。
颗粒效果,指的是看起来有凸出的颗粒。
颗粒感是视觉和触觉都可感知的颗粒效果,颗粒效果是视觉有颗粒、但触摸起来没有颗粒,实则是不同颜色颗粒导致的视觉错觉。
陆利华【潘壶】编号:43327
颗粒原理
紫砂泥是矿料磨粉加水制成的,紫砂坯是紫砂泥制成的,紫砂壶是坯干燥后进窑烧结制成的。磨粉时,矿料中较软的物质多以小颗粒存在,较硬的物质多以大颗粒存在。紫砂壶经过去除水分的干燥收缩和烧制收缩后,由于不同硬度的物质干燥收缩不同,收缩小的颗粒就突兀出来,收缩大的颗粒就相形凹了下去。泥料中含有不同收缩率的成分,是成品存在颗粒感的前提。泥料加工的颗粒大小,决定颗粒感的程度。矿料的物理成分单一,成品就不会有明显的颗粒感。
矿料中黏土和石英团结物的构成比例,决定了成品紫砂的颗粒感强弱。如果矿料中区域矿物的含铁量不同,或者量不同、或者存在方式不同,矿料就会在视觉上呈现区域性的不同颜色,这就是团泥。矿料区域含铁量但成分相同,矿料会呈现单一色,但烧成品会有不同颜色的颗粒,这就是俗说的芝麻段,主要见于青灰泥。如果矿料区域成分即含铁量不同、铁的存下方式又不同,这就是典型的团泥,常见的为红麻子白麻子,其实,大名鼎鼎的底槽青,也是混生矿,只不过以铁离子存在的矿料,以类似鸡眼猫眼大的团状矿料存在。
江晓燕【合菊壶】编号:44729
泥料中的颗粒收缩率差别大,成品的颗粒感就明显;泥料中的颗粒含铁量差异大,成品的颗粒效果就丰富。导致成品存在颗粒感的先天条件是矿料成分丰富,但成品的颗粒感和颗粒效果可以人为调节,主要是拼泥、磨粉的目数和是否调砂,而人为调节对颗粒感、颗粒效果的影响更为明显。矿的成分单一,包括泥砂性差别和区域矿料铁含量的差别,即使矿料砂性再重,成品也缺乏颗粒感和颗粒效果,反之,即使泥性再重,如果铁含量区域不同,成品的颗粒效果也会丰富。
综上所述
据此得出结论:成品紫砂的颗粒感和颗粒效果并不取决于其矿料是泥性还是砂性,而且,颗粒感和颗粒效果并不是本山料与外山料判断的充分必要条件,更不能作为评判紫砂真假好坏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