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壶友跟帖可以看出,说起宜兴紫砂,不少人恨得牙痒痒。
纵然存在人为炒作因素,使市场鱼龙混杂、难辨真假之外,自身的消费习惯和为人之道,是不是也有待反省呢?
给大家看一张照片:
这是宜兴黄龙山四号井主井口的一张老照片。如今,主井口和副井口,都早已平没于地下。时间是1997年10月,四号矿井停止开采,大名鼎鼎的4号井画上历史句号!
四号矿井,始建于1972年,分主、副两个井口。主井标高24米,副井标高11米。井筒为斜井式,坡度17度,掘井深度至地面下36米;1982年5月,四号井二期工程上马,掘井深度增加至地面下80米;并于1982年10月,拓井采用全断面爆破的一次性成型新工艺。
伴随这爆破工艺的是井下粉尘浓度高,井道环境差。故两年后,又先后试用了湿式电煤钻打眼后炸药爆破、“空房悬顶”有轨无底柱分段落矿、中深孔回采等新工艺,既改善了矿井环境,又提升了采掘能力。原计划年开采量为5万吨,至1987年统计表明已达近7万吨。在1号到5号井的产能排序中,可谓一骑绝尘,是名副其实的“功勋矿井”。并诞生了一个天花板式的顶层紫砂泥料品种——4号井底料!
跑题一下:在今天的市场上,凡是以4号井底槽清为销售噱头的紫砂壶,你得瞪大眼睛了……说直接点,你若信,就很可能是不幸了。(4#底料,没有过硬的渠道,这几年基本弄不到)
下面是4号井紫泥的一把石瓢:
欢迎仔细看。信不信由你!(宏晟堂)
后记:本文关于4号井历史的一些文字,参阅了相关文献书籍,加以互证并部分引用。这里,向原作者致敬、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