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的出现是中华陶器类目的一朵璀璨明珠,它的发展离不开茶文化的普及与推广。陆羽《茶经》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而匠人们在壶上刻画出的诗词歌赋、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等,使紫砂壶增加了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艺术内涵,这也许就是紫砂壶的魅力所在吧。
今天就跟着小编一起学会如何读懂紫砂壶刻绘的魅力。
陶 刻 常 见 形 式
通常陶刻的装饰方法可分为清刻、砂刻、阴刻、阳刻和着色刻。所谓的清刻是指不上色的刻绘,主要用来塑造字画粗线条部分,这种形式小编以为是更能体现素颜的气韵,也是小编最喜爱的刻绘形式;而砂地刻主要是通过在壶身上刻出一块区域,并让这块空间呈现出凹凸不平、犹如沙地的金石般效果;阴刻是指刻绘出的线条轮廓是凹进去的,反之就被称为 阳刻;着色刻绘指在刻出效果以后加以颜色,增强色彩感,带来视觉上的一种冲击。
陶刻的刀法主要有双刀正入法和单刀侧入法(即我们常说的单刀和双刀刻绘)。双刀正入法指的是在陶坯表面上先用毛笔画上所需要的字画,然后从线条的两面下刀进行刻画,要求严谨、工整,营造出篆刻的金石效果。单刀侧入法,无需草稿,直接用刀在陶坯上进行刻画,可以自由发挥作者的技术和想象,轻重虚实、粗细大小都要有作者一手把握,难度较大,但也更具自由深远的意味(所以主播常常吹捧什么双刀刻绘也不是一定牛叉的技法,别再上当了)。
常见的刻绘方式,通常分为四类
写泥刻款:指当紫砂壶生胚未干的时候,就用钝一些的铁笔或竹刀进行刻画。
湿泥刻款:指在生胚近于干硬状态时用锋利的铁刀进行刻画。
干坯刻款:指生胚已经处于干硬状态时,先用毛笔绘稿再用钢刀刻画。
描边剔泥刻款:指首先用较为细小的刀勾刻画出轮廓,然后再逐步刻画出其中的部分。
如 何 区 分 刻 绘 好 坏
常言道画瓷的“珠山八友”,紫砂的“紫砂七老”。其实,在紫砂刻绘界,据记载,诸如董其昌、郑板桥、吴昌硕、任伯年等都有过在紫砂壶上题诗刻字的经历,而名声最大的如陈曼生、朱坚等。这些文人墨客一直试图把中国传统书法、绘画移植到紫砂壶上,使紫砂壶具备了集中国书法、绘画、文学、历史、金石、雕刻等诸多元素于一体的陶器工艺品。
那么如何分辨一件好的紫砂刻绘呢?其实紫砂刻画的优劣,跟书法,绘画作品是一样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从整体上掌控,整体看器形和刻绘内容,主要看刻绘形式和表达内容是否和谐与统一;
其次,看刻绘的内容的格调、情趣、韵味是否凸显高雅感觉;
再者,看能否体现出传统书法、绘画的艺术特质与内涵;
最后,看刀法的力道,韵味是否能和表现形式协调统一。
总之,紫砂壶在艺术家眼中,是有年龄、个性等区别的充满生命力的事物,所以刻绘之前,要仔细审度区分,以确定刻绘内容、刻绘形式和刀法。
看完小编的介绍是否对刻绘有了新的认知了,从现在起仔细欣赏你掌中的紫砂刻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