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爱竹,爱其品性,自喻为竹,古今的制壶大家中,也有很多对竹偏爱者,他们以竹为题材入壶,寄情于壶,百年来流传的竹壶多不胜数,历史上的竹壶大多以竹的形态、竹节、竹段的造型,竹的精神面貌以及花塑器雕刻塑造壶体。
现存史料中最早记载宜兴紫砂竹节形茗壶,为清乾隆年间吴骞《阳羡名陶录》中《阳羡茗壶赋》曰:“竹节之清,清贞莫比。”至于形状如何,已很难考证。真正紫砂竹形茗壶的出现,应比史料记载的早。
现存传器中,见到最早的紫砂竹形茗壶为香港罗桂祥茶具博物馆中收藏的陈仲美款束竹柴圆壶,壶底刻款万历癸丑陈仲美作(万历癸丑即1613年)。
束竹柴圆壶 高 7mm 阔 93mm 明 · 陈仲美 香港茶具文物馆藏品
壶底刻款:明万历葵丑陈仲美作。陈仲美原为江西景德镇制瓷高手,他慕名到宜兴专事紫砂,把瓷雕艺术和紫砂壶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创造仿自然型的新风格,同时又是将刻款和印章并用的高手。
此壶造型是仿自然形一束竹柴,材质为紫砂团泥,呈米黄色,砂质隐现,生趣盎然。形制以年久风残的竹柴组成壶,刻划精细入微。壶身有竹枝作壶嘴,把手亦拗竹枝制成。整体于平实中见优雅,器形像真而悦目。这是陈仲美的佳作之一。
一束竹柴出天然,
平实优雅养眼帘。
章款并用赞圣手,
阳羡茗壶称神仙。
陈仲美,明万历时人,江西婺源人,原在景德镇从事瓷业,有“类鬼工”之誉,后到宜兴从事紫砂陶艺,是在紫砂壶上用印章为款识的最早者。他的贡献在于把瓷器工艺与紫砂工艺和谐地结合起来,创造了"重镂透雕"的紫砂技术。
陈仲美善配壶土,别具一格,在《阳羡名陶录》中记载着他"好配壶土、意造诸玩,如香盒、花杯、狻猊炉、辟邪、镇纸、重镂叠刻,细极鬼工。壶像花果,缀以草虫,或龙戏海涛,伸爪出目。至塑大士像,庄严慈悯,神采欲生"。
陈仲美乃是明代极具创造性的紫砂艺术家,亦是一位把雕塑装饰工艺与紫砂壶的成型工艺完美结合的一代标志性人物。
然而,由于年代久远,加之陈仲美的紫砂作品匠心独具,据《阳羡名陶录》中记载其作“意造诸玩”、“细极鬼工”。
《景德镇陶录》则说他将所造器物“携售远方,镇人罕获”。由此可见,陈仲美所制紫砂器存世作品甚少,弥足珍贵。正是这种鬼斧神工、稀世罕见之作,周高起在自己的《阳羡茗壶系》中把陈仲美之作品定为“神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