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茶起源于西周,当时巴蜀作战有功,册封为诸侯,向周王纳贡时其中即有茶叶。据晋代的《华阳国志之巴志》中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大约在公元前1025年,周武王姬发率周军及诸侯伐灭殷商的纣王后,便将其一位宗亲封在巴地。巴蜀作战有功,册封为诸侯。
这是一个疆域不小的邦国,它东起鱼复(今四川奉节东白帝城),西达 道(今四川宜宾市西南安边场),北接汉中(今陕西秦岭以南地区),南至黔涪(相当今四川涪陵地区)。巴王作为诸侯,要向周武王纳贡。贡品有:五谷六畜、桑蚕麻、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灵龟巨犀、山鸡白、黄润鲜粉。贡单后又加注:“其果实之珍者,树有荔支,蔓有辛,园有芳 香茗。”香茗,即茶园里的珍品茶叶。
春茶
华夏文明数千年,贡茶制度对于中国的茶叶生产和茶叶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贡茶是封建社会的君王对地方有效统治的一种维系象征,也是封建礼制的需要,它是封建社会商品经济不发达的产物。
下面请大家随九淳来了解下我国历代贡茶有哪些?
汉代贡茶
紫阳毛尖,产于陕西省紫阳县焕古乡、和平乡一带的条形烘炒绿茶,在东汉时期便早已被列为了朝廷贡茶。在汉代,当时的茶名称为“紫邑宦镇毛尖”,从东汉献帝开始算起,至今已有了1700多年的历史。紫阳毛尖,可以算是历史上最早列为贡茶的绿茶。
紫笋茶
唐代贡茶
唐代贡茶包括了江苏宜兴的阳羡茶、湖州顾渚紫笋和四川蒙顶茶。其中以阳羡茶最为出名,每年的贡茶就达到了2万担以上(宜兴市区至今仍有一条路叫茶局巷,茶局是中央设在地方的监茶机构)。唐代国力强盛,是贡茶大力发展的时期,呈现出组织性、技术性和官方性。朝廷为了保证贡茶的质量,更在产茶区设置茶舍、贡茶院,专管贡茶的采制、品评、监管。
宋代贡茶
到了宋代,饮茶习俗逐渐在全国盛行、普及,斗茶、茶会也相对兴盛,贡茶相对更加讲究。宋朝废除唐代顾渚山贡茶院,转至福建北苑,设立官焙、置龙焙精制贡茶,北苑开始成为宋代贡茶产制中心。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北苑龙凤团茶,其实是一种饼状茶团,属于蒸青片类。龙凤茶团面上印有龙凤图案经。龙纹称龙团、团龙;凤纹称凤团、团凤,合称龙团凤饼,一直延续到了明代。
点茶
元代贡茶
由于武夷山独特优越的地理环境,十分适合茶叶种植,武夷岩茶早在宋代便闻名于世。因此元代便放弃了已开发了三百多年的建安北苑,而把宫廷贡茶转移到了武夷山区,大力开发武夷山区。为了督办贡茶,更在武夷山区设立了“御茶园”。
明代贡茶
明代贡茶有了重大的转变——废除了龙团凤饼,之前龙团凤饼的制法过于耗费精力、物力,劳民伤财,尤其极大地损害茶农利益。于是,朱元璋便废除了龙团凤饼,改为散茶进贡。这一举措同时也把从唐代沿用的炙烤煮饮饼茶法改革为直接冲泡散条茶法,客观上把造茶法、品饮法推向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清代贡茶
清代,茶业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清代宫廷饮茶之风盛行,尤其乾隆皇最为喜爱饮茶。清代贡茶中,属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君山毛尖与蒙顶甘霖最为出名。由于清朝满族是关外的游牧民族,因而早期清廷以饮用奶茶为主,后期逐渐改为清饮为主。
千百年来,各朝各代被列为贡茶的茶叶,一直作为朝廷专门享用的臻品。贡茶的历史评价褒贬参半,在严苛的贡茶制度下,茶农们饱受剥削、压迫,过于精细、讲究的做法导致劳民伤财、损耗国力,从这个角度讲贡茶是对茶农的残酷剥削与压迫,它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税制,让茶农们深受其害,对茶叶生产极为不利;另一方面,由于贡茶对品质的苛求和求新的欲望,客观上也促进了制茶技术的改进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