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经历过许多时代的影响与变化,从而演变出了许多富有创意、生机、艺术造诣的紫砂造型,而在这些时代中,清代则是其最为繁华盛行的时代。
今天紫先生就带大家来看看这清代紫砂壶发展的特征。
清代的紫砂壶较于前面明代,其制作水平可谓是在其基础上更胜一层楼。尤其是当时的乾隆时期,可以说是举国皆壶。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全国繁荣安定,江南地区可谓是富甲天下,无论是平民劳动百姓还是皇室达官贵人,对于紫砂壶都是格外的喜爱。
但是到了晚清的时候,列强入侵,国家受到动荡,紫砂壶艺术也就受到的一定的影响,一度陷入了发展的低潮期。
而清代的紫砂壶特征基本可以分为四类
在当时,紫砂壶的造型特征变为了自然形体,将明代的主流造型筋纹器与自然形体相结合,形成了独居风骚的自然形体。
而这一形体变化的引领者就是大名鼎鼎的制壶大师,陈鸿寿,也就是如今的曼生十八式的创始人,他的作品开创了紫砂壶的新感官。
第二个特征则是装饰,大家看过紫先生之前的文章应该知道,在明代紫砂壶不追求装饰艺术,而到了清代,则是恰恰相反,紫砂壶的装饰开始大大盛行。
从康熙中期知道乾隆晚期,各式各样的装饰工艺开始不断冒出,泥绘、浮雕、贴花、镂空、包漆等等等等是层出不穷,此时以不追求紫砂壶的古朴之美,反而极力追求皇室富贵高贵。
说过了造型与装饰,其接下来就是极为突出的时代特征,在清代,文人参与紫砂壶的创作极为常见,不同于之前的手艺人,从陈曼生开始到翟应绍,紫砂壶开始逐渐转向典雅古道。
不光是紫砂壶样式极具创意,且壶上也开始加入诗词、书法、绘画等装饰工艺。可谓是“壶依字贵,字随壶传”。
而在紫砂壶的制壶工艺也较前有了明显的进步,像紫砂练泥与烧制。泥料经过加工后更为细致细腻,胎身表面极为平整。且紫砂泥料种类也逐渐变多。锻造是则是采用龙窑,烧制温度均匀,不会出现温度过高或是温度不够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