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壶友留言:我家有个祖传的时大彬壶,是不是发财了?今天给大家解答一下什么样的老壶才值钱??
如今大家都喜欢古物件,明清家具、瓷器文玩,这些不仅是古董,更是时间的沉淀、历史的见证。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它们“值钱”。
在人们的价值观中,凡是物件,肯定是越老越值钱,很多人认为,在紫砂壶的收藏中,一定也是如此。
“老壶、旧壶价值要高过新壶”
“拍场上年代久远的紫砂壶总是拍出高价”
“老壶的泥料一定要好”
事实真是如此吗?
1
老壶是不是越老越值钱?
考虑一把紫砂壶的价值,历史年代固然是一个重要因素,更重要的还要考虑其成型技艺,做工、艺术造型等。
一个明清时的一般壶与当代有保证的工艺师作品比较,不一定会有当代作品收藏价值高,年代短的壶有时候比年代久的壶更值钱。因为紫砂的发展史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除了泥料受时代的局限性,其他技艺,诸如做工、造型等都因为历代紫砂大师的实践而有所推进。
目前拍场上拍出高价的老壶,大多出自明清制壶名家之手,或是文人名壶,例如大彬、鸣远、曼生等。至于近当代的制壶名家则以顾老的作品为最,亦有数千万级别的作品。
顾景舟 松树葡萄套组
成交价:RMB 89,600,000
其次,如果对泥料不是很了解,如何说老壶的泥料就比如今的泥料好呢。
只是如今的泥料更为复杂,朋友们担心买到化工壶、外山料之类的,但是如果连化工料难以区分,又如何分辨是老泥料呢?如果都是黄龙山原矿的泥,也不存在老壶泥比较好这个说法,泥料好,不仅在原矿,更与炼泥、陈腐这些有关。
黄龙山 4号井底槽清
1300多度高温烧制
1
如何判断真正的老壶?
1、不要轻易相信外观。近年来由于古壶行情看好,不少壶商利欲熏心,随便找来一些宜兴艺工,将新壶外观处理得跟古壶没两样,面对这些“假古壶”,建议大家多从造型、时代背景特色、落款习惯等方面仔细辨认,不能只依赖于外观,这样会增加被骗的概率。
2、根据壶身的情形来断定。例如明代的紫砂壶,最多只在壶底落款,壶身会保持素面无物。到了明末(天启、崇祯年)的名家陈用卿,才开始以草书在壶身上落款。至于在壶身上刻诗书,则要到清代陈曼生大师这里才开始创立,后代名家效法延用。也就是说,根据以上两点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壶身上刻有诗文绘画的古壶,绝对是陈曼生时代以后所制。
束腰 陈鸣远制
3、根据出水孔数辨识。所谓出水孔是指壶内通壶嘴的孔,出水孔数的一孔或多孔,也可作为断定该壶是否为古壶的资料之一。众所周知,民国以前的紫砂壶,不论大小,出水孔都是单一孔(近年来则不一定),大、中型壶为防止茶叶堵住出水口,影响出水,大都改采多孔状。
4、不同时代的作品有不同的特色。这一辨别方法和瓷器等作品类似。紫砂壶从草创的明代正德年开始到清末,时间长达400余年,前后出现不少制壶名家。同时,随着时代的演变,每一时代有每一时代的作品特色,留下了独属某一时代的专有印记。
例如,明代制壶只重型制、质地,作品强调素色无彩。因此,只要壶身加上色彩(据传壶身加彩始自清雍正时代),即可肯定不是明代古壶。其次,陈鸣远首开“壶盖内用印”的先河,因此,如果是壶盖内用印的真古壶,保证是陈鸣远(明末清初)以后的作品。又如清道光年间,名家朱坚首创金属(锡)包壶,并用玉石制作壶嘴、壶把。故如果壶身上镶有锡或包铜时,即表示此壶必然是道光以后的作品。
清 朱泥小壶
5、从落款的干支年辨识真伪。或许一般人都不会去注意到这一点,但这却是辨识作品真伪的一项利器。古人相当重视干支纪年年表,干支纪年是以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配而成,每六十年循环一次,称为一甲子。明、清时代的艺人,落款时可以说完全使用甲子年表示年份。例如时大彬的葵花壶底款为“万历丁酉春”,对照甲子年表可知,万历丁酉年是万历二五年。
仿老壶
但是还是建议大家不要过于执着老壶,过于执着反而会使许多造假者趁虚而入。现在有人专门收旧壶、老壶,以致市场上出现不少假冒的旧壶,有的人为了达到营利目的,甚至采用了给新壶涂擦鞋油来达到他们造假的目的。
对老壶的鉴定是有一定知识储备要求的,所以在这里希望壶友们入壶一定要理性。在对老壶的收藏前,首先要了解紫砂的知识,这样才能避免上当受骗。
老壶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但不一定都是价值连城的古董,万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