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工艺,通过代代相传的方式,生生不息。
最初起源于明代万历年间,即16世纪前,根据宜兴羊角山出土的紫砂壶残片,我们从明代出土的宜兴紫砂壶作品来看,主要是瘦树壶。在相关典籍的记载中,紫砂壶最初的成型技术,是始制紫砂壶的金沙寺僧的手捏成胎法,他将制作陶缸陶瓮的细土,加以澄练,手捏成胎,规而圆之,再将中间挖空,制成壶的样子,供春就这样跟他学,淘细土,抟捏壶胎,用汤勺挖空。随后,供春改进了这种手捏制法,他“指掠内外”“胎必累按”,并“斫木为模,削竹为刃”,也就是学习日用陶的成型办法而应用木模。
明代供春制紫砂树瘿壶(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而紫砂壶制作工艺体系基本上得到确立是在万历年间至明代末期间,即16世纪晚期到17世纪中期。在这一期间,紫砂工艺名家辈出,并且紫砂壶的样式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这一时期的宜兴紫砂壶,其在制作环节上,沿用了时大彬改进的制作工艺,即改进了供春“斫木为模”的制法,把打身筒成形法与镶身筒成形法结合起来,由此确定了紫砂壶泥片镶接成形的基本方法,是紫砂壶制法的一大飞跃。“时悟其法则又弃模——周容《宜兴瓷壶记》”。这种特殊的成型工艺完全改变了日用陶的制作方法,不用模子,也不同于瓷器的辘轳拉坯,而是用泥条镶接拍打,凭空成型,就是今天人们所说的“打身筒”和泥片镶接成型的“镶身筒”。这个时期紫砂创作十分钟意筋纹器的生产制作,并且这种紫砂壶的风格一直延续到了18世纪后期。
时大彬 梅花壶(现藏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进入17世纪中期至18世纪末这一时期,也就是清康熙至乾隆晚期,紫砂工艺进入成熟发展阶段。自然形态紫砂壶大量出现并逐渐取代筋纹形态紫砂壶成为主流形态,并且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在社会上得以广泛流行并发展。同时,在这一时期,工匠大师也开始注重在紫砂壶制作上加入彩绘和施釉工艺。
康熙 紫砂珐琅五彩四季花卉海棠式壶
乾隆时代-紫砂胎炉钧釉茶壶
而紫砂工艺发展进入鼎盛阶段为清嘉庆到光绪这一期间,也就是19世纪初到19世纪末。宜兴紫砂工艺发展鼎盛,紫砂工匠纷纷化身为艺术大师与社会进行接触,接触的人群主要为当时的文士。在紫砂壶的工艺上则更为精美,紫砂壶工艺制作往往还会掺杂各种书画艺术,将各种书画作品镌刻到紫砂壶上,杨彭年和陈曼生都是这一时期紫砂壶工艺制作的代表人物。
清中期·杨彭年制、陈曼生刻阿曼陀室款紫泥笠荫壶
19世纪至20世纪中期,这一阶段紫砂壶的商业化发展已呈现出了一定的规模和水平,并且基于消费者的大量需求,紫砂壶的生产规模极速扩大,自然形态种类也变得尤为丰富。紫砂工艺的瓶颈阶段则主要出现于20世纪中叶以后,在这一时期,我国战乱不断,对社会经济和文化艺术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宜兴紫砂工艺发展也显得举步维艰,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时期。
光绪时代-紫砂壶民间旧景
愙斋款、赵松亭制东溪刻紫泥碗灯壶
辛亥革命以来的现代紫砂器,经历了一个由盛而衰,然后又恢复和发展的曲折过程。自1911年的辛亥革命到1937年抗日战役爆发到1949年前夕,可以说是急剧衰落阶段,在抗日战争时期,宜兴陶业情况是“大窑户逃往外地,中小窑户无意经营”,每年曾以百万件紫砂供给全国和远销世界各地的蜀山窑场,那时全年所烧紫砂茶壶不满千。到四十年代初期稍有恢复,但年产值最多时也只及战前最高年份的百分之四十五左右。从1949年以后到今天,则是复苏和进一步大发展的阶段。
程寿珍 掇球壶
从五十年代开始到九十年代,紫砂壶的造型艺术和装饰工艺踏进了历史发展和空前繁荣时期。现代紫砂壶艺术以朱可心、顾景舟和蒋蓉为代表。著名老艺人还有裴世民、王寅春、吴云根、任淦庭等。他们的技艺是多方面,但又各有所长。顾景舟技艺全面,喜做光素器;王寅春、吴云根则以筋纹器为主;朱可心、蒋蓉又善制雕塑装饰的壶;裴石民除专长制壶外,还以制作形色逼真花果小件著名;而任淦庭则以书画陶刻称著于世。他们除了精心创作外,还培养了数以百计的青年学徒,使紫砂这一传统工艺后继有人。
50年代合影
六十年代制壶车间
顾景舟制,印鉴“景舟”“顾景洲”“景舟制陶”
从古至今的壶艺家们都以“言传身教”的方式,进行技艺的传承,传统的有:师徒传承方式、父子代际传承方式。近现代又衍生出工厂培训、院校教育。不管何种方式都是以技艺学习实践为主要内容,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
王寅春与他的徒弟们
朱可心授徒
顾景舟授徒
然而紫砂艺术的传承必须遵循“传统”,但又不同于“传统”、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壶艺家们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将美学理念和审美意识融进作品,把紫砂“传统”文化的精神融汇到现代的艺术中,使紫砂内在的生命力、深厚的艺术魅力和强烈的感染力得以充分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