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说点,茶空间,这是讲茶道不能绕过的话题,毕竟它是茶道四个基本要素之一,也即技艺、礼法、环境和修行四要素中的环境要素。喝茶一定离不开空间,但凡有所追求的,特别是把六大茶类里奇形古怪的茶都玩遍的人,也必定会涉略或者说迁跃到美学。
茶空间美学到底何物?直观的理解,便是以茶为主题,包含物理器具、自然空间和人,蕴含器物设计物理规律、人体工学原理、人类心理学和美学原理的一种带有一定空间组合境界的学问。
这样的东西怎么玩?从哪些方面入手?
首先,是关于茶空间的理解。有两种:一种是物理层面的茶空间,是没有人参与的纯粹物器加自然环境的空间。这样的空间,可以是大空间,也是个小空间,可以是山水自然,也可以是精心布置的茶室,当然更可以是自然摆放的一个小茶盘。这类的空间,器具的高度、形状、纹路,各器物之间的高低错落、色彩搭配,物件之间的韵味组合都是有严格的人体工学原理和人的心理审美原理在起决定作用。另一种是有人融入的意象茶空间。那是物理空间与人融合的一种茶人境三者合一的空间。可以无限放大,也可以无限聚焦。放大可以到整个宇宙、整个历史长河,缩小可以到毫秒的瞬间感受,可聚合到内心那片精致的净土,可独品而闭门修禅,也可品茗独钓寒江雪。
其次,是有关茶空间美学的一些特点。从茶到器,从器到席,从席到空间,茶道中的每一种延伸无不蕴含着儒释道三种东方文化的内核。天地人合一,顺时顺势,富有规律却又随机而动,随势而转,因境而生,因人而变,因心而动。可大可小,可丰可简,只要简洁干净,随处可以成为茶席,成为一个富有意境的空间。
曾经看过这么一段文字,“当我们追溯宋朝的茶文化,会想到山水画轴的亭台楼阁;当我们谈到日本的茶文化,会想到充满禅意的茶庭;当我们说到中国台湾的茶文化,或许会联想到食养山房;但我们谈到中国大陆今天的茶文化,心中却有些迷茫……”,一度自己也觉得好像有点道理。茶空间所依托的茶文化好像找不着了。
后来到茶产区工作一段时间,发现在茶叶集散地里,什么都有。什么茶都有,玩茶空间、茶文化的大有人在,而且各式各样。我们几千年的文化底蕴,让我们在丰盛的文化盛宴中可以随意抓取。恰恰大陆的茶文化正像茶叶集散地,可以不断生成,各样都有,层出不穷。而其他地方,恰恰如产区和集散地外的地方,可能有一些我们容易记起的茶品牌和茶馆,或者某一类的茶文化、茶空间形式,但那其实正反映着是一种单薄。
我们的茶空间美学,应该有哪些基本特点呢?
一是简约。历史以来,茶道的精神要义里,一直没有脱离“清、静、和、美”的主基调,茶空间肯定不宜过于浓浊、杂乱。无论清爽单一,还是丰富多元,都得注意留白,“留白是一种美德”,给空间中的主体留有视觉的余地,欣赏的余地,以及思考的余地。无论室外的山水草木,还是室内的茶器、琴乐、挂画、香花,抑或是一个简单的茶桌、茶盘,整体空间都必须力求简致和谐。其实从科学上讲究,越按照人体工学原理和人的心理感受原理布设的,肯定越带美感和舒适感。越如此,心越易静,越可品出茶之真味,能在行茶中觉知真实简单的自己。
二是干净。茶是清净之物,空间无论自然还是人工,无论大还是小,里面的物、器、人都得力求干净。哪怕是居家的小茶台、办公用的小茶盘,但凡作为一个对茶有所追求的人都应做好台面的整洁。除了物理空间的干净,思想、语言和行为的干净,同等重要。唯此,方能品茶之净气,也能于行茶中觉知到自己纯净的内心世界,修来一颗净心。
三是舒服。现代中国茶道,看似没那么讲究,这起于一直我国茶道里始终有一股根脉崇尚着随性与舒服,一种自由不羁的风格。顺势、率性与接纳。这种可俗、可雅,雅俗共赏的风格,给茶空间赋予了随机与灵动,呈现一种大气磅礴、兼容并蓄之美。反正在基本符合简约和干净的基础上,怎么舒服怎么来。有雅的空间就来雅的,高科技加典雅,抑或经典茶艺,再焚香泼墨抚琴论道都行;没有的话,坐地为席,简壶陋杯,也是一个不错的空间,随性的洒脱也是一种美。不要什么仪式,不要什么流程,不要什么茶多茶少,好茶差茶,时间长短,浓着浓着来,淡的淡的来,好的品其韵味,一般的品其浓淡。
四是意境。我们几千年的文化史,博大精深,无论是物理层面的空间意境,还是人的人文思想意境,或者是茶、人、境三者合一的空间意境,都有足够多的可把玩的内容。只要你肯玩,能玩,啥味道、啥境界都可以玩得出来。可咖啡、茶、奶茶以及西式中式茶具混搭,小盆栽待在茶席上,白瓷杯里放着些许柠檬片;也可红枣、花生、瓜子、柑橘等干果、水果和茶满桌,嗑唠得欢天喜地,像个年味;当然,你也可玩点自然山水田园风,以天为盖地为庐,席地而坐,或水天一色、流泉卧石,享云雾幽谷里幽兰“不以无人而不芳”的陌上花开;或层峦叠翠、草庐村落,煮水烹茶,听夕下黄昏牧童小调;可玩点复古风,中式庭院,曲水流觞,梅花初开,抚琴弄墨,不就有种寒夜客来,炉火初沸,茶当酒,恰在灯下,故人归饮,那种“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