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武处在古六大茶山的最东南,《云南经济滇茶概述》一书中记载:"镇越县即六大茶山的易武茶山、曼撒茶山,茶质优良,远较佛海(今勐海)为胜,年产茶约200吨。"清朝乾隆(1736年)前已有汉族在易武制团茶,乾隆年间(1736~1795年),云南石屏一带的汉族人纷纷迁居易武大种茶树,同治年间(18621874)年,茶叶产量大增。到光绪年间(1877年)仅易武茶达250多吨。易武成了利润城,1930年镇越县...
查看全文 >
一、易武茶山位于六大茶山东部,紧靠中老边境,面积约750平方公里,是六大茶山中面积最大的茶山。易武地名为傣语“美女蛇居住之地”,是因为易武有个花洞地名而得,业务茶区老树茶比较多的有易武、麻黑、落水洞、刮风寨、丁家寨等。二、易武茶山的历史清阮福1825年所著《普洱茶记》中说,所谓普洱茶者,非普洱界内所产,盖产于府属之思茅厅界也,厅治有茶山六处,曰易武。所以说,易武又是普洱茶的故乡。清乾隆九年,普洱茶...
查看全文 >
聊聊易武,接触易武应该是从2003年开始,一个做古树茶比较早的爱好者玩家。她对麻黑的喜爱到了极致。当然那时候我还小,经常听见她说那个时候交通相当差,就知道她说怎么去,怎么难走,炒茶怎么怎么的难,要什么没什么。再后来,自己存了积蓄去了一趟,我的天啊,脑里就是我不会再来第二次了。很多人对易武茶有些极大的误区我想应该是听的太多了,自己没有认真去领会,有人喝易武,张口就说,太香了,或者太甜了。是有可能易武...
查看全文 >
茶坪并不平,但是茶多。在刮风寨的几块茶园中,我们之前介绍过的冷水河、三家村产量都比较少,刮风寨普洱茶的原料主要来自茶王树、白沙河和茶坪。茶坪被很多人认为是刮风寨中最难到达的一块茶园。从易武镇上出发,往东北方向经过曼秀、落水洞到达麻黑,行程大约10公里;从麻黑往东到达刮风寨,行程大约22公里;茶坪距离刮风寨还有大约15公里的行程,而且其中四公里是只有摩托车可以通过的羊肠小道,且在森林河谷中行走,非常...
查看全文 >
普洱茶历史悠久,相信很多人都已经听过,或者是喝过普洱茶。其中,易武茶区应是一段无法逾越的历史,清道光年间,当倚邦、莽枝等茶山逐渐衰退之际,易武茶山迅速崛起,并成为六大茶山所产茶叶的集散地、生产地和茶马古道之源头,从而开创了普洱茶史的一个转折点。当然,易武茶能迅速崛起,自然有其独到之处,现在我们就来看看易武茶的风格特点。易武,山高雾重,土地肥沃,温热多雨,天生的就是产上等好茶的地方。再加上易武茶人孜...
查看全文 >
有人将刮风寨中的几块茶园从价格到品质做了一个综合排序,认为茶王树和冷水河并列排第一,今天咱们先说说茶王树。茶王树目前主要是瑶族聚居,但最早定居的却是回族和布朗族。布朗族种植了这里的普洱茶,后来他们迁徙到老挝等地,瑶族便接管了这个地方。后来瑶族也逐渐搬到如今刮风寨所在的地方,茶王树渐渐地荒废成了国有林。茶王树确实是因为其中有一棵茶王而得名。茶王何以称王?据说其主树干需要三个成年人才能合围,可年产90...
查看全文 >
说到大部分人怎么绕都绕不开堪称百年经典的易武,免不了想起那句“班章为王,易武为后。”,所以你要硬跟我说你能绕开易武只喝老班章我也没办法。网上说易武茶的很多,傣族语里称易武为“美女蛇居住的地方”,其香扬水柔的风格受众很广赢得很多人的欢心。今天当然不是要跟大家说易武茶在古六大茶山里多么有名,然后海拔有多高,水土多么丰富,气温怎么变化多端,更不会说国境之南来自深山森林的天门山易武古树茶,山野之气强烈,花...
查看全文 >
易武普洱熟茶是经过渥堆发酵制成,且经过后期的陈化,滋味更显醇爽,浓厚,易武熟茶兼具清甜陈、刚刚柔并济特征,而浓、厚是易武熟茶的明显特点,茶汤不仅浓厚、粘稠,且滋味丰富有层次,富于变化,入口柔顺,细腻厚实,而在香气上,则以木质香、花果香显著。易武产区的优势1、历史悠久这里有着普洱茶最响亮的历史,作为古六山的核心,承载着普洱茶上个时代的辉煌。传奇般地破败一地,当代普洱茶从这里开始复兴,被江湖中的制茶人...
查看全文 >
易武百花潭毛茶辨识度高,有三个显著特点:条索直、硬、茶质厚重,其干茶条索紧致,叶片肥厚,果胶质含量丰富,汤色呈浅金黄色且油亮,花香馥郁,滋味甜柔,汤稠味淡且醇和爽口,生津强烈,其叶底呈深黄绿,色泽鲜活,梗茎肥壮且柔韧。百花潭属于勐腊县瑶区瑶族自治乡,和铜箐河一样,习惯被叫做易武百花潭。是铜箐河、布龙河、金广河三条河流的交汇中心。三河汇聚就形成一个”潭”,其年产量较少,几百公斤左右,原生态高杆古树有...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