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中盛产岩茶,无论山间小道或是清溪水旁,四处散布着星星点点的采茶人,头戴斗笠,肩挑竹筐健步如飞,行色匆匆,点缀在这碧水丹山的风景中。而稍微平坦的地方则满眼都是喝茶歇脚的茶庐。小小的古意幌子飘着,茶桌就摆在大大的古榕树下。茶叶你可以随便要,什么肉桂、大红袍,都用了功夫茶的小壶盛出来。 要想在山中喝茶,莫过于找个烟雨季节,独自一人撑伞上山,点一壶大红袍,一边手捧茶杯细细品茶,一边同经营茶铺...
查看全文 >
泥料:原矿四号井底槽清,500cc作者:紫砂一厂蒋建军 (国正高工艺美术师;正高乡村振兴技艺师“双正高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鲍志强高徒。作品数次获国内外奖项,被中南海紫光阁;天津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馆等收藏。壶体六方,层次分明,将方器精髓展现。壶身与壶盖紧密相连,钮、身造型呼应。线面挺括平正,轮廓线条分明,收线干净利落...
查看全文 >
出身安溪茶乡,乐享关乎茶与生活点滴感悟。了解更多铁观音知识可以加茶农【c1574792342】知茶,懂茶,分享茶经验才是我们的初衷。金秋十月,福建安溪迎来铁观音秋茶采制旺季,城乡处处茶味飘香,沉寂已久的茶园一片繁忙。一些大型茶园雇佣大量女工采摘鲜叶,她们吃住在山上,数日不回家,只到秋茶采制完毕。她们大多来自于附近乡镇,年龄以四五十岁居多,每人每天采摘鲜叶50斤,净赚110元。10月19日8时许,采...
查看全文 >
【作者简介】牟锦芬(研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1963年生于江苏宜兴,1981年宜兴陶瓷公司职业学校美术班毕业,同年师从高级工艺师诸葛永南先生从事现代陶瓷创作;1983年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进修,得到杨永善、张守智、王晓林、王建中等诸多教授的精心指导,从艺以来一直同丈夫)诸葛逸仙多次合作。1993年获宜兴市“十佳”女科技工作者,作品获得国内外各种奖项50多个,其中“鱼纹合心瓶”、“水韵”、“线韵...
查看全文 >
此款本山白段泥笠帽壶,采用白段泥制成。整体观之,造型古朴典雅,线条舒展流畅,给人饱满平稳恬静之感。此款本山白段泥笠帽壶,采用白段泥制成。整体观之,造型古朴典雅,线条舒展流畅,给人饱满平稳恬静之感。壶身圆润有型,部分比例协调,纵观此壶,宛如斗笠一般,令人回味无穷。此款壶钮较为特殊,可以自由拆卸,方便爱壶之友绑上自己所爱的文玩玉石作为壶钮。整体呈灰白色,素净淡雅,宛若出水芙蓉一般,清新怡人。直流壶嘴,...
查看全文 >
重播 播放 00:00 / 00:00 正在直播 ...
查看全文 >
给愚者诊病的郎中,自己的盘面也是一地鸡毛。指望听一场跨年演讲、几门“付费课程”就实现人生的跨越,无异于找“漏斗帽”医生开颅,委实可叹,可怜。在黑暗的中世纪欧洲,曾流行过一种奇特的治疗手段——“医愚”。传说,人之所以愚笨,是因为头脑中有一种“愚蠢之石”,只需通过外科手术将石头取出,人就会变得聪明起来。文艺复兴时期,油画名作《愚蠢的治疗》,描绘的正是这样的场景。此作出自尼德兰画派代表性人物、荷兰“怪才...
查看全文 >
入春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多地反复出现,今年春茶“用工荒”问题尤其突出。人们不禁要问:这个时候,为什么不能采用机械采茶缓解“用工荒”问题呢?为此,媒体记者采访了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唐小林、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智能机械装备课题组专家李杨,为大家解读机械采茶发展不给力背后的原因。我国大部分茶叶初精加工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图为湖南省双峰县农家宝机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车间的工人在...
查看全文 >
茶叶采摘,是茶叶工业生产的开始,连接农业和茶叶工业的桥梁。表面上看,茶叶采收似乎是一个很寻常的工作,没有必要多说多讲,但实则不然。茶叶采收,它不像是农业生产的水稻、小麦、玉米,或果树生产的果实收获,有明确的收获对象,一旦成熟便可以一次性收获回来;茶叶采摘是一个多季节、多批次连续生产的农艺工作,具有比较大的随意性。农谚说,“早采三天是个宝,晚采三天变成草。”茶叶采收的对象可大可小、可早可晚、可粗可细...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