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饮,茶可以忘忧解劳,喝茶可以陶冶心性坐拥天地。泡茶在于懂得茶的色、香、味,每一环节的背后是属于茶叶生长的过程,以及在天、地、人因素影响下,而展现出茶叶的生命之美。鲁迅先生曾道:“喝茶、特别是会喝好茶是一种福气。”如何能泡一壶好茶?必须要掌握泡茶的三大基本要素:茶叶、茶具、水的选择。 1. 选好茶 要选择品饮者喜欢且适合其口味的茶叶,才是基本的要则。从习惯来讲,有些人爱喝铁观音,有些...
查看全文 >
饭饱酒余喝茶,酒可以豪饮,茶却要细品,往往几泡茶下来,时间已过了一两个钟。因此,当地不少人认为,茶文化是一种懒文化,不适合低调守拙、深思求实的容桂人,喝茶的时间倒不如用来做“正经事”。 喝茶耗时间就是懒文化吗?恐怕说得有点偏激。品茶在中国毕竟已历经几千年,形成一种生生不息的文化传统,自然有其存在的理由和魅力。 不妨拿少喝茶的容桂人与爱喝茶的潮汕人做一下对比。容桂人做事踏实,将喝茶的时间用...
查看全文 >
茶,有时应该是种无言的触碰,横越时空,非世俗的道理所能企及。 无言的碰触,当然也包括生活。生命里许多事情,像是命中注定般,让你大老远兜转了一圈,还是回到那刚经过的地方。 壶与茶看似随手,实寓深意。手捻茶匙,将触感紧实的茶叶颗粒滑过茶则,轻轻倒入圆润饱满的壶中,再缓注沸水。氤氲烟雾撩拨着一注水流,似乎带着某种律动。壶盖放下,等片刻时间,爽利地舞出一道弧线,将茶倾注到盏中,浅浅薄雾衬着暖黄的...
查看全文 >
李宗盛说过,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同样的,世上没有白喝的茶,每一杯都融进你的气质里。茶喝的多了,生活会改变。喝茶,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并不能给生活带来根本的改变。但是茶喝多了,身体愈发觉得通透,生命的状态让人更舒适、更轻松。 茶喝的多了,容颜自然改变。 喝茶,并不能给你的颜值带来根本的改变。但是日日夜夜茶水浇灌,同样的一张脸,会因为喝茶而愈发显得平和可贵。茶来源自然,纯植物性的滋...
查看全文 >
朋友是个茶痴,有收藏普洱的癖好,用他的话说,我现在拥有的普洱,这辈子都喝不完。爱茶如此,有些赤子的痴气,可转念想他已奔向不惑之年,不禁莞尔。时光在爱茶人身上变得轻了,远了。 茶,留得住时光。 茶,就是有这样神奇的功效,留得住时光,系得住岁月长河里的飞舟。好比那《述异志》中记载的,晋代砍柴人于深山中看仙童下棋,一局棋后,砍柴人的斧柄已腐烂,人间早已上百年。 有时,一壶茶的魔力,如仙童对弈...
查看全文 >
白茶,属于轻微发酵茶,传统的制法是采下新鲜芽叶晾晒至干,不炒不揉,芽叶完整,密披白毫。制茶过程中,主要靠晾晒和风干,工艺不复杂。关于白茶,真正懂得的人并不多,将与茶友们分享下白茶怎么泡比较好。优质的白茶色、香、味、形具佳,在冲泡过程中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 主要用具:透明玻璃杯为主,白瓷杯、白瓷盖碗或或透明玻璃盖碗等,通过玻璃杯可以尽情地欣赏白茶在水中的千姿百态。除此之外,还可以准备公道杯、...
查看全文 >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关于茶祖的传说也不尽相同。最早的传说是神农尝百草时发现了茶。 西汉末年,种植蒙顶山茶树的吴理真也被人们尊为“茶祖”;编著《茶经》的唐代陆羽,也被人们称为“茶圣”。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人们崇拜的茶祖却是诸葛孔明。传说早在三国时代,孔明在平定南中的时候,途经桃叶渡,兵士遇瘴气纷纷晕道,他命兵士口含茶叶行军,最终大获全胜。后来,他大力促进滇西南各地广载茶树,并促进茶叶贸易。因此...
查看全文 >
在中国这块人杰地灵的土地上,又是谁最先发现茶树、学会饮茶的呢?众多的茶史资料表明,中国的茶业最初起于巴蜀。 周朝时期,巴蜀地区雨水充沛、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最适宜茶树生长。基于这种原因,巴蜀地区的茶树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巴蜀就成为茶树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巴蜀一带也就成了茶树种植的中心地带。当时巴蜀地区居住的部落除了巴人和蜀人以外,还有其他十多个勤劳勇敢的少数民族。他们在长时间的生活实践中,大...
查看全文 >
茶叶的第一次生命是它生长在树上的那段日子。茶树上的茶叶自由自在地生活着。当茶树由幼龄进入成龄并正式投产后,为了保持茶树的旺盛生长和高产稳产,要采用轻修剪和深修剪。轻修剪,是剌激茶芽萌发,便于采摘与管理。深修剪,是除去鸡爪枝,打破结节的阻碍,使之重新形成新的树冠,恢复并提高产量。 古老的神话说神农氏尝百草用茶叶解毒,说明茶树由来已久。在云南西南部澜沧县惠民乡境内,有一片郁郁葱葱上万亩的古茶园,...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