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与交流,是大运河的主旋律,它不仅沟通了南北、城乡、水陆,也承载了两千多年来绵延不绝的货物往来和文化交流,其中就包括了茶叶的流通与茶文化的传播。 在现代中国人的生活中,茶早已无所、无时、无地、无事不在,但从历史上看,茶自从逐渐走出其起源地(中国西南地区)后,在很长时间内都只是一种区域性饮品。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饮茶风气熏染的仍以南方人士为主,广大北方地区对茶了解...
查看全文 >
北宋的诗人爱饮茶,不光是因为以上提到的这些原因,还有原因就是他们爱茶本身。 他们的饮茶生活的场景也不止以上几种,他们还会一边品着清茶,一边对之加以赞美。 北宋诗人爱饮茶是因为他们发自肺腑地欣赏茶的某些品质,他们把茶拟人化,从茶的身 上看到了人的品质。 当诗人手捧茶叶,或是细品香茗的时候,看着翠绿清新的茶叶,体味着清爽宜人的 味道,心中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联想到茶的某些品质,想到人也应该具备这...
查看全文 >
我们通常把彼此第一次见面的内心感受称之为第一印象。有时,为了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我们也是煞费苦心,不仅要衣着得体,而且还要注意礼节与谈吐。不知你是否记得自己喝的第一杯茶是什么茶叶?你是否还记得第一次喝茶的感受是怎样的? 与人们交往的第一印象一样,我们第一次喝的茶叶总会给我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或好或坏,反正是记住了那个味道。第一次接触的茶叶,即是“入门茶”。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你不喜欢茶...
查看全文 >
中国人早期喝茶只有道家的自然、现世的想法;到了汉代,儒家的观念逐渐成为重心,规范、约束受到重视;而到了中世纪的唐代(618~907年),佛教思想已深入人民的生活,茶文化也结合了佛家思想,进入一般人的生活中。 不论是道家、儒家或者是佛家都有主张清静的理论。因此,茶文化融合了这三家思想,很快的就以「清静」作为饮茶的主体思想。于是,佛家中以打坐静修、禅定悟道的禅宗便与茶结合成为「体用」的密切关系...
查看全文 >
常言道:平地有好花,高山有好茶。在福建政和县镇前、澄源、杨源等高山区乡镇,冬春两季,云雾缭绕,寒气袭人,有着得天独厚的茶叶生长环境,所产的云雾绿茶香高味浓,多次冲泡,香味犹存。由于这里的气候寒冷,人们都习惯围坐在火炉旁、灶旁,边取暖边聊天边喝茶。饮茶习俗更是别具一格,至今已沿袭千年。 新娘茶:在政和高山区的每位新娘在结婚后要办四次新娘茶:第一次是在婚后第二天上午,新娘要给公公婆婆、男方的舅...
查看全文 >
自古以来,寺庙与道观多藏于高山或密林中,与大自然息息相通。故历来就有所谓“寺必有茶,僧必善茗”的说法。 我国最早种植茶树是西汉时期四川蒙山甘露寺的僧人吴理真,他将七棵茶树植于清峰,被当地人称为仙茶。大唐天宝年间,唐朝廷在此建立了唐明皇的御购茶园,“蒙山顶上茶”由此闻名天下,这是佛教与茶最早的记载了。饮茶,从科学角度讲,对人体有诸多裨益。助消化、去血脂、生津利尿等等,而茶本身的淡与雅,又为人...
查看全文 >
茶道(拼音:chá dào 英语:tea ceremony)烹茶饮茶的艺术。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 对中国茶道的创...
查看全文 >
西湖龙井茶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我国唐代,当时著名的茶圣陆羽,在所撰写的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就有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西湖龙井茶之名始于宋,闻于元,扬于明,盛于清。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西湖龙井茶从无名到有名,从老百姓饭后的家常饮品到帝王将相的贡品,从汉民族的名茶到走向世界的名品,开始了它的辉煌时期。 早在北宋时期,西湖龙井茶区已初步形成规模,当时灵隐下天竺香林...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