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了《关于2022年云南省首届“非遗伴手礼”评选入选作品名单的公示》,经专家评选出“非遗伴手礼”优秀入选作品73件(套),“非遗伴手礼”入选作品236件(套)。其中普洱市5件(套)作品拟入选“非遗伴手礼”优秀作品名单,9件(套)作品拟入选“非遗伴手礼”作品名单。
名单中包括水之灵饼茶、三餐茶、太和甜茶、唱片茶、揽茗入宴茶泡、傣锦茶席、黑陶人文茶具以及佤族服装、化妆镜、紫米封缸酒等,绝大多数都与茶相关。近年来,普洱茶和伴手礼成为“标配”,逐渐形成一种消费时尚和伴手礼经济。
记者通过实地采访,发现关于茶的伴手礼主要分为三种:茶饮品、茶食品、茶饰品。如果用物理反应和化学反应来区分,茶饮品伴手礼是将茶的形态变得小巧便捷精致,属于“物理变化”;那么茶食品是变饮用为食用,发生的是本质变化,属于“化学反应”。而茶饰品以茶文化为底蕴,制作周边延伸产品,成为茶桌上、冰箱上、背包上的靓丽“风景”,属于文化效应。因此,当茶遇到伴手礼,产生的就是物化反应(物理、化学反应的简称)加文化效应,成为茶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物化反应 好用、好看、好拿
上榜名单的水之灵饼茶采用古树茶春茶鲜叶为原料,茶叶芽头饱满、条索肥壮显毫,汤色金黄透亮,生津甘甜、韵味无穷。而最大的变化在于赋予了茶饼“伴手”的特征,方便携带提拿。传统的茶叶制作以357克为标准,过去由于物流不发达,货物运输极为困难,为了便于外贸交易,就将茶叶贸易标准化,因此一块茶饼或茶砖的重量就是357克。这种制作方式被沿用下来,成为制茶的重要传统。
如果以357克为标准,对于爱茶藏茶的人而言是适用的,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带茶、存茶、饮茶的习惯也在发生变化,茶品的呈现形态也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力求方便携带,而且包装要跟上潮流,既要好用,也要好看,还要好拿。墨江景星水之灵茶业庄园董事长李泓应介绍,茶饼方面,企业推出了凤凰屏、凤凰谷、凤凰岭、金奖水之灵,此外还有水之灵金砖、凤凰金条以及盒装的春甘等,既承自于传统,也在呈现方式上作出新意,满足当下的大众化和个性化消费需求。
“产品要好,包装要精致。”这是李泓应对于茶饮品伴手礼的一个定义,产品是前提,产品品质是“硬通货”,否则消费者不会买账,也无法在市场立足,但包装也必须重视,要符合产品特征和满足消费心理,有了好的包装,能极大增强购买力。因此,伴手礼必须“内外兼修”。
在帝泊洱旗舰店,记者看到了更多形态各异的茶饮品,比如“棒棒茶”,外形是一颗棒棒糖,拆开包装纸,就是一小颗茶粒,放到杯子中冲泡,即能饮用。当然,最为方便的还是即溶普洱茶珍,每个盒子里装着若干小包,将茶粉直接冲泡到水中即可。店长李清介绍,茶珍分为不同的口味,包括菊普茶珍、陈皮普洱茶珍、人参普洱茶珍、姜红茶珍、柠檬红茶珍等。
茶可以“变成”棒棒糖,也可以“变成”饼干。帝泊洱旗舰店还有“茶纤维饼干”,饼干的颜色是干茶色和巧克力色的结合体,形状是茶叶片状,口感上,既有原茶的甜香,也有饼干的酥美,包装暖心精致,被誉为“早餐伴侣、工作伙伴”。李清说,伴手礼现在非常受欢迎,不同年龄段都会选择,茶产业的“伴手礼经济”已经成了必争之地。
文化效应 商品化、文创化、功能化
走进普洱非遗客厅,各种精美的茶具琳琅满目,集观赏与实用价值于一体,这里也是茶伴手礼的“天堂”。有众多茶品,比如“老白鱼”普洱白茶、“花白眉”普洱白茶以及唱片茶。唱片茶是云南第一款“会唱歌的普洱茶”,从黑胶唱片中获取设计灵感,突破普洱茶包装传统印象,配合NFC技术,消费者可溯源茶叶生产信息,一边听民歌,一边品香茗。
除了茶品,还有众多茶饰品:滇戏瓦猫冰箱贴、手工织锦茶席、品茗手柄杯……既展现了普洱“非遗”文化的内涵,又有体现普洱特色的伴手礼的精致。
普洱非遗客厅于2021年9月正式上线,是普洱“非遗”文化的记忆点和旅游形象的新名片,也为普洱非物质文化遗产搭建起了一个集展示、科普、宣传销售为一体的线下平台。
今年初,普洱非遗客厅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大事记(2021年)》,今年6月,协办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将非遗产品以伴手礼的形式“走出深闺”,扩大宣传推广销售渠道,实现商品化、文创化、功能化,达到“非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伴手礼成为弘扬茶文化、让“非遗”文化火起来的突破口,比如滇戏瓦猫冰箱贴实现的是滇戏、瓦猫和冰箱贴的相加,瓦猫和滇剧均广泛流行于云南各个地区,滇戏瓦猫冰箱贴将瓦猫IP拟人化,与滇戏角色融合,分别为武生、武旦、青衣、老生、丑角五种款式,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也具有了打开消费市场的特质,能让更多的人借此了解一些瓦猫、滇戏的文化知识。比如黑陶人文茶具、黑陶小象由黑陶茶器、黑陶摆件组成,采用“柴烧封窑、熏烟渗碳”的古法工艺,形成源于天然的黑陶之美,黑陶茶具泡出来的茶更加顺滑甜润,获得较为成功的市场效果。
景素茶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普洱非遗客厅负责人贺海善说,文化效应对于伴手礼而言,既提升了品位,也丰富了内涵。伴手礼经济也能反哺文化产业,二者相得益彰、相辅相成,只要坚持不懈、用心打磨,一定会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来源:普洱日报 记者: 张国营/文 周思雨/图 编辑:阮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