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从武侯出汉巴,
伤心丢落在天涯。
于今不问干戈事,
攸乐山中只种茶。
攸乐茶山靠近设在景洪的车里宣慰司通往内地的九龙江大道,是历史上运茶必经之地,曾一度成为古六大茶山的中心。
清雍正七年,清廷曾在攸乐山司土寨(茨通)设攸乐同知,建攸乐城,辖地“东至南掌国(老挝)界七南至车里(景洪)界九十五里,北至思茅界四百四十二里”(《云南通志》)。
清政府赋予攸乐同知的权利很大,还规定车里宣慰司岁纳银粮要交攸乐同知,也负责贡茶的采办,因多种原因,雍正十三年(1735年),把同知从攸乐山转移思茅,贡茶由倚邦土千总监管。攸乐人会做竹筒茶和茶膏,但没有茶庄,所产茶叶主要与茶商换粮食、食盐和布匹等。
攸乐茶山衰落于清末,迄今尚存古茶园2000多亩,20世纪80年代以后,基诺乡开始重振兴茶叶。
古六大茶山之首
近2000年的普洱茶种植历史
攸乐山,古六大茶山之首,又名基诺山,是古六大茶山中唯一一座不在勐腊县境内的古茶山,位于今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基诺乡境内,与革登茶山、莽枝茶山一江之隔。攸乐山茶区东西长75公里,南北宽50公里,地域宽广,交通便利,地势显赫,有着近2000年的普洱茶种植历史。
攸乐山是基诺族的世居地,基诺族过去称攸乐人,攸乐山种茶,年代久远,最早可追溯到三国时期,距今有近2000年的历史了。相传基诺族的祖先跟随诸葛亮南征到滇南,因掉队而在当地居住下来,被称为“丢落人”,即“攸乐人”。诸葛亮为攸乐人的生存考虑,派人给他们送来了茶籽,让他们在山上种茶为生,攸乐茶山从此发展起来。
民国时期姚荷生《龙江打油诗》曾这样写到 :“昔从武侯出汉巴,伤心丢落在天涯。于今不问干戈事,攸乐山中只种茶。”所言正是基诺族的这个传说。传说无据可考,但是武侯孔明却被基诺族人尊奉为他们的“茶神”,以感谢他遗种攸乐!
乾隆进士檀萃《滇海虞衡志》载,“普茶名重於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所谓一曰就是攸乐,是说明了攸乐在六山的地位。
在清朝时被誉为“古六大茶山之冠”!
茶咽喉之地
其地位显赫,为“六山之冠”
攸乐从元朝开始就被政府一直管理,在明朝时候年产茶叶已经超2000担。到清朝进入攸乐的鼎盛期,因为其地理位置独特,加之所产茶叶优质,清政府曾在攸乐设立同知,攸乐同知权利极大,一度管辖了整个西双版纳,皆因攸乐山“系车(车里,今西双版纳)茶咽喉之地”、“可以高瞰下”。
清朝雍正年间(1729),普洱府曾在基诺山设置管理古“六大茶山”的攸乐同知,派五百兵丁驻防。清末年间,古茶园面积有1万亩左右,几经沧桑,至今大部分被毁,古茶园荒芜面积达70%以上,全乡现存古茶园面积只有2900多亩。攸乐古茶山是云南大叶种茶的中心产地,历史地位非常高,位居古六大茶山之首,攸乐种茶相传从孔明开始,孔明在茶山许多地方被尊称为茶祖,攸乐山同样尊奉孔明为茶祖。
攸乐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变故在1942年,不得不说这一年的茶山真是多灾多难,1942年国民党军队开进攸乐茶山,烧杀抢掠,茶农四逃,茶山荒芜,茶叶生产受到严重破坏。解放后,人民政府拨款、发粮救济茶农扶持茶叶生产,使产量逐渐上升。
历史上,攸乐的茶民间茶农会加工少量竹筒茶,大部分被易武、倚邦地区的外地茶商收走,这几年因为交通逐渐方便,每年都有茶商定点守在攸乐收购原料。
龙帕大寨是攸乐山古树茶资源最丰富的寨子,攸乐值得称道还有一点,几百年传承的制茶技艺,攸乐制茶的历史非常悠久,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制茶技艺不断改进,尤其炒茶,当地茶农代代相传的炒茶技艺到了现在已经非常精湛,所以攸乐的茶,在制作工艺是非常让人放心。
一山一味
独具韵味
攸乐山的古茶树、古茶园在海拔1100-1500米之间,土壤砖红壤和红壤之间,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森林覆盖率较高,有机质含量高。
大部分为林茶混交林,属于云南大叶茶种,叶型分为长叶型和椭圆型两种,芽叶分为红梗绿芽和绿梗绿芽两种,攸乐古茶园中还发现比大叶种稍小一点的中叶型茶种。
攸乐古茶园主要在亚诺村为中心向四周散射,以龙帕山最为集中。另外司土老寨、洛特老寨、么卓、巴飘也有老茶树分布,很多是几百年古茶树,茶种基本上大叶种,偶有小叶种杂之。
龙帕古茶园为攸乐茶山面积最大、茶树保存最完整、生态最好的古茶园茶园海拔1230米,面积约1800亩,古茶树苍老粗壮,树龄大多在300年以上。
龙帕古茶园的茶,茶气高扬,口感苦涩度较高,回甘快而持久,茶性较烈,相对于攸乐茶山其他寨子的茶来说,独具风格。
独特工艺
悠久的制茶历史
攸乐山的基诺族有悠久的制茶历史,现在还保留着制作火烧茶的特殊工艺:把茶的鲜叶用一种称为“冬叶”的植物叶子包起来放到火炭上烧烤,当外面的“冬叶”烤干后,把里面的茶取出,可以现煮饮用,也可以揉后晒干留着饮用。
历史上攸乐山不制紧压茶,晒青茶毛料主要提供给倚邦、易武、景洪等地区加工,历史上著名的“可以兴”茶砖据说就是用攸乐茶制作的。
攸乐茶属乔木大叶种,外形条索紧实,油润显毫,苦涩重,回甘快、生津好,清香香气,总体偏柔和清润,较明快。
茶品口感偏易武地区,苦涩均衡,香型口感和曼撒易武接近,茶青色较深,水柔香扬,舌面收敛感强于易武茶区,不似易武茶有着宽广的口腔饱满感,喉韵亦不如易武深厚,攸乐古茶树舌根处苦重,但回甘非常好,且采摘不像易武区过度,所以茶品性价比较高。
攸乐的茶一如当地的茶农同胞,质朴、野冽,骨子里却自有一股吃苦耐劳、不服输的韧劲儿,一盏香气四溢的茶汤,包容着万千气象,映照着整座攸乐茶山的生生不息。
声明:
内容整理:普洱茶时代
部分图片来源:天韵古茶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