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夏,我两次造访白莺山,第一次是随云南茶叶流通协会为在白莺山挂茶树演化自然博物馆打前站,第二次是参加博物馆成立仪式。
白莺山距云县100多公里,出云县,沿着碧绿的澜沧江往东,约一个半小时后进入漫湾镇。1980年代,漫湾建成了云南较早的大型水电站。电站建成后,可谓“高峡出平湖”,绵延数十里。在漫湾桥畔,森绿碧透的水翻卷着,拐了个弯向南流去。车子沿着江岸一直前行,渐渐进入大丙山区,在乡村马路上绕行近两个小时方抵达白莺山村公所。
茶树长得相似,但仔细观察,树的叶子大体可以辨识,我想尝试一下它们之间在味道上的区别,这棵树摘一片叶子,那棵树摘一片叶子放到嘴里嚼,味道是一样的苦涩。这一趟,我见识了一座山上长着的不同品种的茶树。我去过冰岛、班章、布朗、景迈山,如此混杂的茶树林从未见过。这显然是云南省政府原副省长、云南茶叶流通协会创会会长、高级农艺师陈勋儒一直倡导要把白莺山建成茶树演化博物馆的重要原因。
茶树长得极慢,白莺山茶树的多样,显然是这里的先民自觉不自觉地引种选种与茶树自然杂交变异的结果,形成形态、品质特征有明显差异,各种类茶共存一园的独特景观。可是,它们在遗传性状上有些什么变化呢?
白莺山约有180万株茶树,树龄多在100~400年,也有少量茶树树龄达到1000年以上,包括大理茶(Camellia taliensis)、秃房茶(C.sinensis)、普洱茶(C.assamica)、茶(C.sinensis)及其变异杂交的多个类型1-2)。经过长期的变异与进化,白莺山茶树形成了一个同时具有野生型、栽培型及过渡类型的茶树种质群落,变异范围十分广泛,展示了茶树的遗传进化全过程。
我在维普和知网上查到毛娟等人在中国农学通报上发表了《云南白莺山地区茶树遗传多样性研究》,又读到了姜晓辉等《云南白莺山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姜晓辉等人以白莺山68份茶树种质为试验材料,进行生物学性状的调查,并采用电泳的方法对云南白莺山12个类型茶树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及群体遗传结构等内容进行研究。他们的结论:一是该群体生物学形态变异非常丰富,涵盖了乔木、小乔木和灌木;大叶种、中叶种和小叶种;叶形有椭圆形、长椭圆形和披针形;芽叶茸毛量呈现从无、少、中、多到特多的连续变化。二是利用分子标记分析了云南白莺山群体期望杂合度,发现白莺山茶树群体资源有5个亚群,各亚群是一个中度分化的群体,各亚群间存在着基因交流。白莺山地区是一个种植茶叶历史悠久的茶区,引进了大量茶树种质资源,依靠种子繁殖的后代引进的茶树种质同当地的茶树经过多个世代的交配和自然变异,逐渐形成了个高度杂合的群体,遗传多样性丰富。三是他们在对比了白莺山和千家寨两个茶区的茶树后认为,白莺山茶树的遗传多样性和杂合度更高。亚群间的基因流略高于千家寨茶树。原因是白莺山引进了更多的外来茶树种质资源,如勐库大叶、勐库小叶等,而千家寨引进外来的种质资源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