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上有一个始终被追赶却从未被超越的领域——“吃”。
孙中山曾说过“我中国近代文明事业,事事皆于人后,唯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各国所不及”。
《礼记》中说过:“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也就是说,一个族群,最重要的两件事吃饭、繁衍,而吃饭还要排在繁衍之前。
如今,我们吃好吃的之前,都是“手机先吃”,都要先拍照片发微博微信,而唐诗宋词却是古代文人吃货的朋友圈。
光论吃货的话,古代是一抓一大把,比如说:爱吃荔枝的杨贵妃,嗜蟹如命的李渔,还有无肉不欢的纪晓岚。
但真要找一个能承载饮食之味背后的学问之道的人,第一人选当属“苏东坡”。夸张一点地说,苏轼简直就是在用整个生命为我们的中国味道代言,哪怕他的被贬之路,也是一幅美食地图。
北宋元丰二年,苏东坡被贬湖北黄州了。他就写了一篇《猪肉颂》,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从此之后,普通老百姓也能吃到美味又廉价的猪肉。这道菜就是今天的东坡肉。
再贬,到了广东惠州,他又写了“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春天了,竹笋好吃,肥鸭好吃,不吃到淋漓尽致不痛快。
再贬,海南儋州,到那吃什么呢?老鼠、蝙蝠、蛤蟆、这些全吃了。就这生存能力,也怪不得千里迢迢从中原到了“南蛮之地”也能肆意洒脱。
到最后,真的是什么都没得吃了,他又写下了一部千古名篇《菜羹赋》,“忘口腹之为累,不杀生以成仁”。想像一下,一个老头煮着一锅咕咚咕咚冒着绿泡的野菜糊,他心里想的却还是,我终于可以做一个不为口腹之欲所拖累的人,成为一个不残害生灵的仁爱之人了。
这是一种怎样的豁达与情怀啊!所以说,一个终极吃货的自我修养,从来就不是一张刁钻的嘴,而是一颗强大的心。
黄州猪肉之味是智慧之道,惠州河豚之味是勇敢之道,儋州菜羹之味是仁爱之道。苏东坡把他一生的被贬路线活活地走出了一幅充满着诗意和哲理的美食地图。因为,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所以,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只有世间百味皆尝遍,才知人间正道是沧桑。
白菜青盐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这是我们安贫乐道的淡然之味;
玉破鲈鱼霜破柑,垂虹秋色满东南,这是我们去国怀乡的思想之味;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是我们豪放纵意的洒脱之味。
这就是中国味,这是我们这个民族独特的表达,这是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也是我们和世界相处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