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提起茶,总不开两个字:一为诗,二为禅。
细细探究,诗与茶,是茶之意;茶与禅,是茶之境。而禅茶一味,便是至高之境。
唐朝“禅茶”之风盛行,文人相聚,必以烹茶。品茗、清谈、吟诗、作词,听起来是人生之大雅,实际上是以茶为引,参禅问道。此中玄机,从唐代诗人皎然作得两首诗中便能窥见一二。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九日与陆处士羽茶〉)
丹丘羽人轻玉食,采茶饮之生羽翼。名藏仙府世空知,骨化云宫人不识。雪山童子调金铛,楚人茶经虚得名。霜天半夜芳草折,烂漫缃花啜又生。赏君此茶祛我疾,使人胸中荡忧栗。日上香罏情未毕,醉踏虎溪云,高歌送君出。(〈饮茶歌送郑容〉)
唐朝有关于“禅”的饮茶文化,往往离不开道,而禅、道与茶相关的记载,自六朝时就已出现。
文人的生活美学与道家修道、佛家参禅的观念紧密相连。
茶与禅、与道的相连,并非是单纯的精神境界,而是有实实在在的功效。《晋书‧艺术传》内容记载敦煌行者单道开在后赵都城邺城昭德寺修行,藉由【茶苏】提神醒脑,以防止睡眠。由此可知,晋代僧人已经明白饮茶有助于参禅。
晋代杜育《荈赋》云:“沫沉华浮,焕如积雪、烨若春敷。”
陶宏景《名医别录》云:“茗荼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君服之。”
壶居士《食忌》云:“苦荼久食,羽化。”
近代所说的禅茶一味,也就是茶禅文化的普及,应是从唐代开始的。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举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由此可知,唐开元时期民间已经把效仿僧人坐禅、饮茶助修的习惯当成风俗。
诸多茶舍所挂的书法作品“吃茶去”,也是唐代的故事。此是唐代高僧赵州禅师传下来的禅机。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曾写过一首五言诗:“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他把唐朝诗人《七碗茶歌》与赵州禅师“吃茶去”的典故串联到了一起,因此每当提起禅茶一味,离不开一句“吃茶去”。
通过这些诗偈来看,真正的禅茶一味是从精神角度出发,以茶修行,茶道由此而生。
所谓茶道,不是茶叶的道,也不是茶器的道,更不饮茶的道,而是以修行【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
近代茶人丁以寿归纳:“茶道包括茶艺、茶礼、茶境、修道四大要素。所谓茶艺是指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的一套技艺;所谓茶礼,是指茶事活动中的礼仪、法则;所谓茶境,是指茶事活动的场所、环境;所谓修道,是指通过茶事活动来怡情修性、悟道体道。”
在陆羽的《茶经》当中,也有关于茶道,也就是精神修养的概述,只不过多数人都被茶源、茶具、茶器、茶事等吸引了。
例如: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相抗衡。(一之源)
百度资料解释:
这一说法,被视为中国古代“茶德”说的滥觞,也是陆羽将饮茶这样一种日常生活内容明确提升到精神层面的一个标志,中国古代茶精神文化至此得以确立。
除此之外,很多学者对这一说法提出异议,有认为有其他断句方式,也有人认为字义可多种解释,但无论如何断句、解释,一个俭字,一个德字,终归是立在那里。
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老子曰: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冯天奇
俗世三千,吾爱有三,一曰禅,二曰诗,三曰茶。不论何时,有茶相伴,都是一件幸事。
愿每一位茶友,都是能在茶中,体悟人生,在精神世界中,遨游、升华。
撰文:青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