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问我,你一天到晚喝茶,到底是在喝什么?这个问题一下把我问到了,对啊,到底是在喝什么?
前几天我在越南的一个寺庙里,看见一个梳着大背头的狮子,正眺望远处天青色的海岸,此刻突然拈花一笑,找到答案,请允许借用《心经》里的话:眼耳鼻舌身意,喝茶本质就是这六种感知。
眼耳鼻舌身意,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越往前越易得,越往后越深刻。
先来说眼睛,它最为靠前,最容易得到,因为光速是目前所发现的自然界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当你走到茶桌的旁边,眼睛第一个接受信息,茶的色彩、鲜活、在水里的窈窕身姿,都会让你感觉到赏心悦目,假如茶被烘焙的碳化,或是参差不齐,会让你产生不好的感觉。
眼睛是第一个感受到茶的要素,与此同时,茶席布置、茶人的穿着打扮都会给你的眼睛造成影响,当然,以貌取茶一定是不可取的,重要的感知在后面。
比光速要慢一点的,是音速,以340米每秒的速度传播,接受器名叫耳朵。
耳朵能听到很多东西,你坐在茶几旁,听到的是茶具之间的碰撞,好的紫砂陶瓷,是一种非常悦耳的金石之音,好像一个古琴师在那弹琴,茶什么都没有做,就有很好的音乐传过来。
如果不好的茶器,就会产生噪音,听了心烦,你就不想喝茶。茶室里放的的音乐也是一样,古琴、钢琴亦或流行音乐,给人的感觉非常不同。茶师说话的音色、语气、语调都构成茶的声感。
听完声音后,紧接着出场的是鼻子,取决于气体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
喝茶先闻香,在潮汕功夫茶中专门有一个闻香杯,武夷岩茶、闽南铁观音当中,我们也需要去闻品茗杯中的香气,这些茶外观很难看,靠香气取胜。
闻完香,才算正式喝,茶汤到口中,舌头这时登场,可以感觉到鲜爽、甜润、苦涩、果酸,感受到茶的口感。
我们常说好喝不好喝,往往停留在舌头这边,眼耳鼻舌,这四个感觉能感受到就算是初级懂茶,大部分人喝茶都停留在这,区别会喝茶和不会喝茶,重要的是最后两个感知维度。
身指的是身体的感觉,简称体感,喝到慧苑坑肉桂的时候,会觉得对口腔冲击力特别大,大脑分泌多巴胺,身心感动无法言说的愉悦。喝到10年高马二溪的安化黑茶,嘴巴里一直感觉很甜,口水直流,后背出汗,如掉在地上的黄豆。
喝到不好的茶,喉咙会有收敛性,口腔感觉不适,有次一泡返青的铁观音,一喝下去感觉胃好寒,甚至肚子疼。
这些都是体感,当你能感知到身体对茶的反应、气息流动、冷热交替,那你对茶的感应就上升一大步。
最难得到的是意念,也就是人脑中的联想,有了这个维度,你就不仅是喝茶,而是上升到了一个艺术的境界,因为你的意念让茶延伸了很多。
日本茶道里把茶室叫不完美之屋,千利休很聪明,他说茶就是不完美的,要有足够的留白空间,每一个客人用自己审美去延伸、填补这种不完美。
这句话说的真是太牛逼了,意念穿越了茶本身,升华成为茶道。
有个朋友说普洱的堆味,如同稻草味道,我很奇怪,云南有那么多稻草吗?后来发现,他小时候生长在北方的农村,稻草都是堆在一起,堆味让他联想到了堆起来的稻草,所以把普洱茶里不好的味道叫稻草,这就是意念产生的别样联想。
眼耳鼻舌身意,越往前速度越快,越容易被感知,越往后感知越慢,一旦感知就非常深刻,可以覆盖前面的影响。
好比铁观音、普洱、岩茶、它的外形一点不好看,完全没有太平猴魁般的维秘身材,一眼看去,乃普通大叶一枚。但其后面的感觉很强势,香气、口感、体感让你觉得很好,这时候颜值什么的反而变的多余。
现在很多人喜欢给茶编故事,其本质也是在扩张意念的影响,这些故事穿插在一起,让你觉得这个茶有血有肉,当大脑产生联想,茶于是就变好了。
今天,你喝茶了吗?
PS:前文提到的大背头狮子(来源:茶者立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