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是山地之间的自然之物,一期只一会,年年度不同。
毕竟大自然的馈赠,总是具有鲜明的时令性。
而红茶、乌龙、普洱……大多数茶都还在慢慢制作中,即便是精制完了,也不大适合马上就喝,尽管很多人都着急尝一尝“春天的信物”,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有些茶,需得时间来熬着。
这个时候,经过整个春天洗礼后的绿茶,带着即少女又女人的韵味,直冲冲地闯进了夏天。
绿茶,其实每逢夏季,就总被人问起。
一缕阳光这么多年一直坚持只做武夷山原产地的茶,从大红袍到正山小种,一点点地才算丰富起来。
我们的老茶客们常形容我们是“老人家”,行动迟缓,思想执拗且佛系,亲自上茶山、进厂里下力,没见到茶从绿叶变成精茶的全过程是不放心的。
我却觉得这是一件太舒服又极具成就感的事情,通过茶,与天地四季同频。
更因为我们对武夷山的深爱,从未想过要宠爱除大红袍和正山小种之外的其他茶。
但二零二一是个太让人惊喜的年份,拨开云雾,在屏南的远山之上,遇见了“栗香玉芽”。
屏南古属福州,《新唐书》里说在北苑贡茶流行之前,这里的贡茶名叫“腊面”。
后来,欧阳修在《归田录》里说的“金可有,而茶不可得”,指的就是龙凤团茶。
当时的王公将相都知道,“黄金可得,龙凤难求”,龙凤团茶,产地就在屏南与建瓯的交界处。
《唐书.地理志》载:“福州贡蜡面茶,盖建安未产以前也,今古田、长溪县近建宁界亦能采造”。可见屏南早在建州北苑贡茶未兴之前,就已经是制作“腊面”等贡茶的地区之一。
而明洪武帝罢贡建州北苑“龙凤茶”,改贡“芽茶”(即散茶),也促成了屏南茶产业的发展。
到世界进入海洋争霸时代,因为屏南的茶叶品质好,还卖得极贵。
当财富流入屏南,再次激发了屏南人种茶、采茶和制茶的热情。
发展很快,困境也来得很快。
乾隆年间实行"一口通商"政策,福州口岸关闭,外贸交易必须南渡广州十三行,曾经托起屏南江湖地位的茶叶,逐渐没落。
到2020年因为屏南茶叶市场萎缩,屏南直接撤销了茶叶局。
似乎,那些荒野之上的茶树,直接进了绝路。
从2020到2021,这一年的春天格外漫长。
卸任的茶叶局局长到一缕阳光喝茶,格外感慨:“还是你们在武夷山滋润些啊,同样是荒野菜茶,同样制法,做不出正山小种的韵味,发展白茶又太名不正言不顺……“
向来高山云雾出好茶,屏南平均海拔830米,天山山脉、武夷山脉和鹫峰山脉在这里交汇,历史上的茶盐古道、贡茶产区也是这里,本该屏南的茶,能让人惊艳且欢喜的。
在喝到“栗香玉芽”之前,绿茶一直我喝茶单子上的“禁品”,因为经常一杯入喉,搜肠刮肚,腹内翻江倒海,见效比泻药来得都快,碍于老人家的强烈安利,战战兢兢喝了一小口——
口腔里绽放的,是来自屏南高山之上的春天,板栗香中裹着丝丝的乳甜,清澈又令人惊喜。
瞬间爱上,这款独特的绿茶。
即是喜爱,那便要深入。
三月春时,我们去了屏南,与老局长一起,做了第一批”栗香玉芽“。
清乾隆版《屏南县志》里说“各山皆有,或似武彝,或似松萝,惟产于岩头云雾者佳”,虽寥寥二十一字,却可以管窥这片多山多岩,多雨多雾的土地必然是茶树生长的福地,山间之上的原生小种菜茶仍然保持“各山皆有”的特色,茶树汲万古岩骨储韵,沐千秋云雾精华,聚百祥真香灵味。
不远之处,还有鸳鸯溪白水洋的一床好水,为屏南地区的茶树输送了最为纯净滋补的天然养料,让屏南地区焕发出葱葱郁郁的美景。
栗香玉芽,采制早于清明节,是爱茶人在夏天里最心动的“小清新”,褪了春天的火气,茶汤之中茶氨酸鲜度爆炸,余味醇厚浓郁,偶尔贪杯几口,竟也没有往常喝绿茶的惨烈体验,相反,一口便是满腔的春色呢。
外貌温柔,入口即甜,滋味也非常鲜嫩,板栗香高扬,微甜的果味顺喉而下,层层递进,直抵心房的是那凛冽的山野之气,口感和耐泡程度非一般绿茶能比。
它的“好”,能踏踏实实地喝出来,也经得起久饮,值得多囤些在身边。
通过它,多延长一会儿,来自春天的馈赠。
自饮装,83.5g,小泡袋装,取用方便,也更日常,是老茶友们选择最多的一种规格
六盒500g,体量大,分盒清晰,还不到一千的价格,有份量且不贵,囤茶送礼都好,放入无异味的冰箱,喝上一整年都不是问题。
都说——
“味蕾是这个世界上,最不会骗人的东西。”
如果你喝过它,就一定会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