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爆发后,东南沿海和江淮以北的产茶区先后沦陷,中国茶业的贸易和有关政策只好作了相应调整。1937年上海沦陷后,中国茶叶出口市场转移到了香港。
1938年6月,国民政府财政部颁布了第一次战时产业统制的“管理全国茶叶贸易办法大纲”,由财政部贸易委员会在全国推行茶叶统购和统销。
▲解放前,梧州地区的杂货铺大多有六堡茶出售
同时,贸易委员会还设立了富华公司,专门负责全国茶叶的进出口业务,先由该会评定市价,而后将全国茶产全部收购,集中于香港输出,这使得香港的茶叶出口量飞增。
即便1938年广州沦陷后,交通时有阻碍,但由于战时经济需要,当时经由香港的茶叶出口额和出口价格反而呈现逐年提升状态,是年茶叶出口创汇总量在全国所有出口农产品中也是首屈一指。
▲解放前,航行于广州——梧州线的“花尾渡”停泊在广州长堤外
据统计,1937年全国茶叶输出总额为30661711元,1938年为30787274元,1939年则达到了33054085元。
1939年下半年以后,由梧州经肇庆、沙坪到广州这条线路仍然畅通,而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在鏖战,云贵川湘桂等西南地区的土特产就由此线路经梧州转到广东各地,梧州又成为出入口货物的集散地。
虽然当时出入口货物必须经过九江、沙坪这一段日军占领区的河面封锁线,但由于获利多,诱使各方行商冒死穿越,再加上国民政府的军事护航,包括茶叶在内的西南地区土特产得以完成流通出口,六堡茶亦因此仍保有少部分出口量。
▲上世纪四十年代末期,梧州的物的产出口基本依靠西江航线
但1941年底,香港沦陷,日军实施海上封锁,中国茶叶从香港出口受阻,六堡茶的出口亦受到严重影响。其后日军相继攻占南洋各地,随着六堡茶主要外销市场相继沦陷,使得六堡茶的出口基本断绝。
而本地消费方面,虽然梧州作为战时物资中转站和集散地,饮食业一度达到全盛时期,但一地的茶叶消费明显不可能消化全部产量。而且随着1944年夏天梧州沦陷,全市只剩下“三两家很不像样的饮食店”,居民日常生活日趋困顿,茶叶消费近乎停顿。
▲抗战胜利后,由于受到战争破坏,梧州地区用于运输土特产出口的陆上交通线经常因各种问题发生阻塞
在内外夹攻的双重作用下,六堡茶的种制遭受了灭顶之灾。“自抗战后,交通阻塞,销售范围日益缩小,一般茶农生活无法维持。多弃茶而经营其他,于是茶叶衰落矣……抗日时外销日减,估计每年平均产茶1500担左右。现有(1945年)面积7500亩。”
这种状况即便到了抗战结束后也未能扭转。当时内战迅速爆发,全国的茶叶产销扶持政策未能重新部署实施,而本地市场刚经历战火,未及重整。
另一方面,作为六堡茶销售主方向的广东、港澳和南洋各地刚刚结束战争状态,长时间的战争破坏使得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剧降,茶叶消费能力锐减。
这些因素令包括六堡茶在内的整个梧州地区的茶叶生产在1950年前处于一个探底状态,当其时茶贱伤农,“岑溪在解放前,一斤茶叶还不到一斤谷”,于是大批茶农弃种停产,六堡茶种植面积和产量都极度萎缩,“甚至有将茶砍伐作柴,大部茶园荒芜,到解放时,只剩下二万余担了……” 。
这种境况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原来设在六堡镇合口街上的众多茶行茶庄纷纷撤离,本地茶商或停业或倒闭。纵然仍有部分茶商收茶,但追逐短期暴利的手段已经非常恶劣,“自抗战胜利后,茶虽有商人收购,而商人唯利是图,随意压低茶价,制假、冲砂发水,无所不为,影响六堡茶叶之声誉,以使六堡茶产销陷入半生死之态”整个六堡茶产业也随之进入最低潮时期。
本文内容摘自书《六堡茶大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温馨提示】
想快速起步、全面学习六堡茶,
请关注“六堡茶微刊”同名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