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去外地看新朋友,特意带了两罐小青柑。
小青柑是在新会定制的私藏品。盛果期采摘的茶枝柑,去掉果肉后,填充以优质勐海熟茶,经半生晒工艺制作而成。撕开密封包装,浓郁的柑香直扑出来。饱满的果壳上,密布着一层密实的“白霜”,这是柑皮中所含挥发油成分凝结后的精华,也正是柑子香的直接来源。
朋友对茶处于似懂非懂阶段,这种柑香汤浓的个性茶品应该适合他。都说送礼要送到对方心坎上,把自己平时都在饮用的茶送朋友,也算是够交情了吧。
那次见面后,许久不曾联系。一次偶然聊起这两罐小青柑,朋友的语气忽然变得讪讪的,略带敷衍地说,“喝了两次,总觉得柑皮上白花花的,像是发霉了一样,怕喝出问题,剩下的给丢掉了。”
一时无语。
此情此境,已经无须解释什么。只是可惜了那两罐上等小青柑。
同样是送人礼物,有听说过数万元一斤大红袍煮了茶叶蛋的传说,也有名贵观赏锦鲤被主家拿来红烧的荒唐。焚琴煮鹤,牛嚼牡丹,真真是明珠投暗了。
其实也不能全怪受礼者暴殄天物。礼送有缘人,茶赠懂茶客,才有机会体现其应有价值。你把一串珍珠丢在猪的面前,它只能嚼个嘎嘣脆,会去领你的情吗?
春秋时期,楚国琢玉匠人卞和在荆山得到一块璞玉,以为宝。先献玉于楚厉王,不识,以欺君之罪被砍下左脚。又献玉于武王,仍不识,被砍下右脚。文王即位,卞和捧玉在楚山下痛哭,成功引起文王注意。派人剖开璞玉后,果然为稀世之宝,由此命名“和氏璧”。
卞和一心送礼,反被弄成残废,背负“欺君”罪名,也够悲催。后人叹曰,“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最终“和氏璧”虽大放异彩,价值得到世人认可,但这代价也太大了。
换个角度来看,卞和前两次献玉失败,何尝不是在“产品认知”层面出了问题。作为琢玉专业人士,就不应该将未经加工的原材料直接呈现给终端用户。不能指望每个用户都是专家,一眼就能辨别出品质优劣、价值高低,何况还是面对国君这样毫无耐心的“大客户”。
卞和若是发现璞玉之初,就将其剖分,琢磨而成器,再去献宝,还会落到这步田地吗?即使领不到赏,起码“大客户”不会说:“焉敢拿块普普通通的石头来糊弄寡人?”
送礼也好,朋友间日常酬答也罢,解决对方的“产品认知”是至为重要一环。一厢情愿认为自己送出的是好东西,一片冰心在玉壶,对方却对你的馈赠缺乏基本认知,继而对品质产生疑惑,甚至交情也因此动摇,那就如卞和被剁脚一样悲催了。
平时会遇到一些索要茶样的朋友,原则是不会白送的。可以出钱买,因为白送的东西没人会重视。借助于开汤报告、茶样品鉴,“产品认知”的问题已尽可能做到位,对于那些试过茶样仍在游移不定的朋友,只能告之“疑则不买,买则不疑”,剩下的是您个人的问题了。
一厢情愿的事,还是不干为妙。
文:老茶鬼(茶业独立评论员)2018.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