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茶叶百变可塑性的标准,当然,这是有前提条件的,如果不符合条件,茶叶的这些“可塑性”,可以被任何东西取代,而且被代替的物质,成本更低,产量更高,效果更好的所取代,也就是经济实惠,接地气点说,就是,好用。
作为茶,我们科学了解到的价值,就是因为它有世界独一无二不可代替的物质,茶多酚,这个化学聚合物,可以给到人们有多种对身体有益的功能,因此我们在科学400年的发展中,对其研究,花费了很多人力,物力,还有财力,但遗憾的是,今天我们却在毁茶,为什么呢?因为茶叶标准在降低,与之对应的是口感,耐泡度在降低,更为拙劣的是,科学不能保证每个分子的品质同时,还在说传统茶叶的坏处,将人们引导到了对茶错误的认知上。
比如,越陈越香,这个现象或者说结果,结论,是几千年传下来的,我们利用科学的某一个层面在说这是错的,越陈越香是忽悠人的,并且把“慢发酵”与“变质”等同,把“越陈越香”与“越陈越醇”混为一谈,把“保质期”与“最佳品饮期”挂上了真正的茶叶上,本来打算用一句话点醒专家教授的,但想想,点了没用,这几年从农药,升级到生物化学转基因有机肥,最后还要忽悠人说,古树茶根本是衰老的茶,没有营养了,又看到2018年全面化转基因有机肥后,大片古树还有本地品种死亡,我非常伤心。
今天的上海,繁荣是几十年建立的,这次疫情,伤了多少人的心?毁坏了多少?茶,我们拥有的是几千年的荣誉,要毁掉,轻而易举,把越陈越香,换成保质期短,就直接说我们老祖宗是错的就可以了,对么?
我们说,要尊重科学事实,那就用科学来说明问题,比如,科学不能做到每一粒分子的稳定性,却对古树上了生物化学转基因有机肥,每一棵古茶树,毁掉一棵就不少于300亿的价值,我们却用低廉的有机肥用于古茶树,这种算合理么?
因此,要获得茶叶百变可塑性的可能,必须符合陆羽的技术标准为前提,保证人们喝了健康,这才能让我们随心变,将茶变成各个形式,如果少了陆羽的技术标准做监督,保证品质,那么这些茶叶就被各种物质代替,被代替到没什么,可怜了专家,教授,院士,各个茶空间,茶艺的服务者,还有学生,研究机构,他们会去哪里,无从知晓。
那么茶叶的百变可塑性是什么呢?
茶,从《茶经》中,我们了解到,茶可以原叶,可以粉末,可以加盐,到了后期,我们还看到了茶膏,现在有奶茶,而少数民族可以当菜,在浙江也有龙井虾仁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入口的,在工业深加工领域,作为日化用品,我们看到了肥皂,洗发水,化妆品,还有用于各种防腐剂,添加剂,干燥剂等等,上品的茶,还能有药用价值,因此,如果符合陆羽标准的情况下,茶的这些百变可能性将会获得无法替代的价值。
但如果只是符合现在没有保证的科学标准下,这些茶叶的百变可塑性,只是昙花一现,为什么呢?现在有什么可以不代替茶叶的呢?比如,熟茶的洛伐他汀,本来是非常有效的成分,最后因为科学无法保证品质,被后来的红曲洛伐他汀代替了,为什么会被代替了呢?这里的原因比较复杂,最简单的回答是,没有符合“陆羽标准”的关系,从而失去了自己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