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一盏茶的时光 图片来源于网络
▼
不久前,有茶友分享一款老茶,说是陈期有两三百年,可,这冲泡出来汤色是黄中带绿。
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两三百年前的老茶?这世上是非常罕见的,就故宫博物馆的金瓜贡茶也才一百多年。
若是真的两三百年前的茶,还能流落人间么?
这个是疑问一。
疑问二,茶汤的颜色和陈期,怎么都对不上号?
虽说我们都没喝过这个陈期的茶,但,喝过陈期一年,三年,七年,十年,十五年,三十年的茶。
它们身上都有一个规律,随着陈期越久,茶汤的颜色越接近熟普、黑茶的汤色。
三十年的生普泡出来的茶汤颜色和熟茶几乎是一样的。
因此,有茶友说:“这款两三百年的茶,有点反茶类,难不成它不但跨越了世纪,还跨越了茶类品种?”
可能也有茶友持不同看法:“你没见过两三百年的茶,凭什么就断定它的汤色不对呢?量变达到质变。几千年的石头都能熬成钻石、翡翠,凭什么茶不可以呢?”
那可不可以?我们就从普洱茶的后发酵说起。
普洱茶的后发酵原理是茶叶内含化学成分进行非酶促自动氧化,发生氧化、降解和转化,引起褐色物质形成和香味改变的过程。
所以,当我们将一年、三年、五年、十年、十五年、三十年不同陈期的茶汤摆在一块时,会明显看到茶汤的褐色物质随着年份不断加深。
看到没?是褐色物质,这是处于红色和黄色之间的任何一种颜色。和绿色没有半毛钱关系。
我们之所以可以通过察言观色、品饮、香气,解读它的茶生密码,是因为茶身不会说谎。
正因此,建议茶友们选择一款茶的时候,一定要喝才做决定。因为茶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看的,更不是用来听的。
别一听人家说“这个茶是爷爷的爷爷存起来的”就两眼放光。
不要太迷信老茶的年份。
因为,普洱茶“倚老卖老”也是有条件的。
普洱茶的后期转化不是永无止境的,也是有期限的。
就拿一百年陈期的金瓜贡饼来讲,汤有色,但味陈化、淡薄,带给我们味蕾体验还不如今年老班章头春茶呢!
所以,我们不该用时间来丈量一款茶。
经过五六十年的转化,很多茶中所含的物质都会综合掉了,未必有其早期的风采。
正如一个人到了暮年,身体很多器官功能都会渐渐衰退,再怎么做运动、打玻尿酸,也很难再现当年的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