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的年末了,肯定有不少人在纠结春节送人茶礼的事。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平时在买茶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一些事情。
首先,对茶叶的价格构成要有一定了解。茶叶的价格受市场的行情、制茶师傅的知名度、利润加成和茶叶的成本等因素的影响。茶叶的成本主要包括茶树的栽培管理成本、鲜叶的采摘成本、制作过程中的人工成本、能源和鲜叶的损耗、包装、运输成本等等。
如果以上这些都是平平无奇,茶叶价格却很高,只能说商家漫天开价,不买也罢。了解价格构成之后,你还需要了解这几个“智商税”,这8个坑千万不要踩。
相信“跳楼价”限时特惠
轻易相信“9块9包邮”限时特惠的,只能说“太单纯”。根据茶叶的价格构成,这是要多劣质的茶叶才能卖“9块9”?如果要保证质量还不错的话,商家肯定要抬高别的茶叶价格才能填补这个空缺。
线上过于依赖图片和文字介绍
依靠图片以及文字描述来判断显然是片面的,我们所看到的图片往往都经过美化,文字描述也可能夸大或避重就轻,所以初次买一种茶,建议买少量茶样先试试。试的话也最好不要自己试,找比较有饮茶经验的朋友来一起品鉴会更加准确。
线下买茶不尝就买
几乎所有的线下店,都是可以先尝后买的。很多线下门店的茶艺师都是培训过的,他们有可能为了突出每一款想卖给你的茶而用另一款茶来混淆你对茶的判断,又或者会利用冲泡的手法来规避茶叶的缺点。所以除非是特别有经验的老茶客,否则建议在朋友的陪同下去尝后再买会更好,毕竟自己人的意见比外人的建议更可靠。
盲目购买“不自量力”
除了试茶以外,你还要衡量一下以你现有的条件和能力是否能驾驭这一款茶。比如一些茶需要用到盖碗,而你只有玻璃杯,再比如饼茶需要撬,而你并没有撬茶的工具等等。没有什么泡茶经验的人,最好从简单的冲泡绿茶、红茶开始,不要盲目购买。
过度依赖“产区效应”
不要以为核心产区的茶就一定是最好的,一些产区以外不太知名的茶口感也很不错,很多都能达到日常的品饮需求。产区只能作为参考的标准,但如果产区周边有适合自己的,只要品质还不错,自己喝着舒服就好,不必过度依赖核心产区。
以为茶是“万能的”
我加过最可笑的话就是“茶能包治百病”,如果茶这么万能,还要药干什么?茶中还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物质,但不意味着茶喝进人体之后就能发挥很大的作用。有人认为喝茶能减肥,这是不正确的,喝茶能促进消化,但没有直接减肥的作用。
以包装衡量好坏“以貌取茶”
正所谓“人靠衣装,茶靠包装”,但包装华丽的茶叶品质不一定很好,反之包装平平无奇的茶叶也可能口感很不错。除非有送礼的需求,否则看包装买茶是不可取的,最主要的还是看内在。
觉得越贵的茶越好
价格不是衡量茶叶好坏的唯一标准,高价格不代表高品质,但如果价格太低,很难有好品质。昂贵的茶除了本身的价值以外往往还有别的附加价值,比如收藏价值、历史价值等。如果只是日常喝茶,买平民价格的茶就够了,不过在此之前需要对想买的茶的价格区间有一个了解。
学会避“坑”,买茶不慌。还是那句老话:“熟能生巧”,只有自己喝过,亲自实践,才知道茶好不好、是不是适合自己。对于我们消费者而言,“茶无上品,适口为珍”,只有看对了眼,喝对了口味,才是适合自己喝的。
最后,提醒一下送人茶礼的朋友,了解一下对方的喜好和身体状况会比较稳妥。
猜你还想看:
五种不能送人的茶,谁送错谁尴尬
本文为原创,转载需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