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先生在他的著作《极端之美》里探讨了中国的三种极端之美:书法、昆曲、普洱茶。他认为这三种极端之美只有普洱茶上接天之灵,下接地之气,是完整的全产业生态系统。而昆曲和书法都有些脱离群众了,很难形成产业生态。可见他老人家对普洱茶产业寄予厚望。当然,余先生是站在普洱茶生态链最顶层- - - 文化层来探讨普洱茶,可谓高屋建瓴。而普洱茶还有分类、种植、生产、加工、包装、仓储、营销、人文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我们普洱茶人尽心尽力地做好才能成就良性的普洱茶生态系统。
静观我们身处的普洱茶产业,的确是比很多茶产业更早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闭环。这个系统也开始发挥其作用,每年不需要政府的推动,普洱茶都会为云南贡献不少的产值。但每个普洱茶人也都非常清楚,现在的普洱行业也是非常混乱的时期,虽然我们不清楚是不是最坏的时期,但从09年普洱茶泡沫破裂以来,这个系统一直还在艰难地修复中。不过,问题与机遇并存。借用马云的话:正因为这个行业有问题,才有进入的必要,问题就是机会,你能解决问题就能得到市场,等到行业非常规范与完整了,已经没有后来者的机会了。
那从行业内的角度看到底有哪些大的机会呢?我们认为第一个机会就是产业升级的机会。不管是内行还是外行,只要到茶叶市场去转一圈,就会给普洱茶一个统一的评价:老土。这主要是从外包装设计和茶饼棉纸图文设计两方面讲都很老土。原因是茶饼或茶砖的传统外形限制了很多设计,但不是老土的借口。另外,在产业的一线,你会发现很多普通的工人到处找活,但真正的好技术的制茶师忙到要死;普通的工厂也生意平平,但口碑好的精加工厂排满几个月的长队。也就是说无论是加工,设计,营销等环节都处于初级阶段,只要有人在某方面做一次产业升级,必然生意兴隆。
第二是品牌定位与打造。目前普洱茶行业真正被消费者熟知的也就原来的勐海、下关及昆明茶厂。但这三大茶厂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的综合需求了。随着消费的升级,我们需要更好的原料,创新的工艺以及品牌内涵带给我们内心的认同与满足。之前我们也和大家探讨过,将来我们的知名品牌至少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大众品牌,一是大师品牌。大众品牌就是大厂大规模,性价比高的标准化生产;大师品牌就是小众细分领域,每一款产品都是精挑细作,满足一小部分人的需求,限量款甚至一饼难求,但这样的大师品牌可以有很多个,毕竟品牌的延伸与细分是无限的。
第三是市场细分。目前在中国,每个一二线城市都在不断涌现茶艺馆。经过我们几年的观察,茶艺馆更是停留在初级阶段,大致分两类:一类是挂羊头卖狗肉的麻将馆,一类是比较形式化靠装修支撑的休闲馆。不管是哪一类,也是茶艺馆的探索与尝试。要把茶艺发展成有影响力的产业还有很长的路,但茶艺是我们的国学文化精粹,不可不兴,责无旁贷。我们认为未来的茶艺馆必须要有几个核心的内核:一是要有清晰定位并过硬的茶叶产品,随便批发几斤茶叶提供给顾客的茶艺馆是无内核竞争力的;二是茶艺馆要在经营中体现独特的文化理念;三是打造出有活力的城市圈层。有了以上三点,在一个城市站稳脚跟就不难了,只有打造出样板市场,才有可能进行复制与扩张,靠一个PPT忽悠投资人的时代已经过去。
其实,只要我们用心观察与挖掘,哪里才三点可挖掘的机会。普洱茶产业链上还有培训教育,文化发掘,产品深度提炼等等有待发展的机会。可以说行业虽然已经存在上千年了,但真正的系统化、生态化还刚刚开始,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并开创新的时代。
余秋雨先生把普洱茶称为极端之美,我认为还应该在前面加两个字:“古树”更准确,即“古树普洱茶”是中国的极端之美。因为从余先生的作品中不难看出,他喝的茶基本上都是古树茶,所以才能感受到普洱茶的无限魅力。古树普洱茶在整个普洱茶的产业中只是占很小的比例,产量占比大约5%,但是却是整个产业最重要的一环。因为古树茶是活古董,是云南先民几千年的智慧和劳动见证;古树茶的口感千变万化,是茶叶中不可取代的一座高峰;古树茶的传统工艺百年能喝,代表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与不朽传承。正因为有古树茶的标杆作用,我们才有不断坚持传承的动力,才有希望把普洱产业做大做完善,把健康与文化结合的国粹带给更多的人。
四川古树迷宗茶业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四川成都天府大道中段666号希顿国际广场C3201
研发中心: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勐巴拉
茶山茶艺馆及初制所: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老班章5号
联系微信电话:137090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