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杯茶,能征服欧洲绅士的口舌,那必然是湖北宜红茶。它从遥远的清朝末年走来,是欧洲人心心念念180年的中国味道,即便一度外贸中断,也不曾断了欧洲人的宜红乡愁。早在2017年,宜红茶成为中欧100+100地理标志产品互认的湖北唯一茶种。
湖北宜红茶的特点可以用9个字来概括:范围广、销量大、品质好。
起始
湖北宜红茶生产贸易起源时间有记载是在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在此之前就有众商人挟重金来武陵山区一带采制红茶,相曰:“农人颇享其利,由日晒、搓捻、色微红,故名为红茶”。
《湖北茶业贸易志》中有记载:19世纪中叶以后,大批广东商人到鄂西鄂南采制出口红茶,进一步促进了早期湖北红茶的发展。
而后,湖北省茶叶生产和茶叶出口外贸有了更大的发展,红茶出口贸易也随之兴旺并成主导。宜红茶发展至今,经历各种挫折与艰辛,走过百余载的风雨历程,这些都离不开宜红茶人的不懈努力。
环境
要做出一杯好茶,原材料非常重要,拥有一个适宜的气候、地理环境是生产好茶的重要因素。
宜红茶优良品质的生产环境保证:
>宜红茶区属亚热带气候性条件
>14℃至18℃
>247天以上
>1200mm-1600mm之间
>黄褐壤、红壤、酸壤、酸性紫色壤为主
>4.5ppm-6.5ppm之间
>300m-1000m之间的低山和半高山区
宜红茶区有着特有的茶树品种资源,如宜昌大叶种、宜红早、恩施大叶种、鹤峰苔子茶、恩施苔子早、巴东苔子茶、五峰大叶种、五峰柳叶种等。
技艺
宜红工夫茶的传统工艺制作有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道工序,因工艺复杂,技术性强,工夫红茶因此得名。
宜红茶制选分为初制和精制两个阶段。初制程序是鲜叶、萎凋、揉捻(包括筛分、复揉)、发酵、干燥。
精制程序分为3个工段13道工序。筛分工段包括毛筛、抖筛、分筛、紧门、套筛、撩筛、切断、风选;拣剔工段包括机械拣剔和手工拣剔;成品工段包括补火、并堆、装箱,其中包括整理外形,划分品级、剔除劣异、发展香气,并调剂品质,统一规格,便于贮运,从而成为合格商品。
特点
湖北宜红工夫茶外形条索紧细有金毫,色泽乌润,香甜纯长,味醇厚鲜爽,汤色红亮,叶底红亮柔软。茶汤稍冷即有“冷后浑”现象产生。
高档宜红茶外形要求:外形紧细圆直身骨重实,金毫含量高,色泽乌润,净度高。
冷后浑: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茶色素)与咖啡因在高温时,各自游离。随着温度降低,它们会缔合形成络合物。随着缔合反应不断加大,呈现胶体特性,使茶汤浑浊不清。
用法
红茶冲泡不易选用矿泉水,应选用太空水、纯净水等。水中含矿物质少,含新鲜空气多者为佳。冲泡器皿以紫砂壶、瓷、盖碗、飘逸杯均可。红茶饮用可分为两种。
清饮法:
>投茶用量:3-5g
>水温:
细嫩红茶85-90℃
等级较低90℃左右(过高易酸)
粗老、乔木95-100℃
>时间:茶叶的揉捻程度、品种等条件不同,则每泡时间也有所差异。整体上,茶叶都符合先快出汤,后慢出汤的冲泡规律。
调饮法:
>投茶用量:5g
>水温:100℃
>时间:依茶而定,冲泡2分钟或煮1分钟。
冲泡好红茶汤后,可随个人喜好加入牛奶、砂糖、柠檬等,制成奶茶或柠檬红茶等饮品。奶茶推荐3茶水、1牛奶的比例调配。
走过百年岁月,一杯好茶就此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