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仲华:教授、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湖南农业大学茶学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茶叶深加工与功能成分利用、茶叶加工理论与技术、饮茶与健康等方向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科技与文化协同发展。”刘仲华认为,科学与文化在茶产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业者应该正确处理十大关系,致力于科技与文化协同推进中国茶产业健康发展。
在第十四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上,刘仲华教授“跨了一场小界”,分享了一场关于《科技文化协同推进中国茶业健康发展》的演讲。他说,自己主要是做茶叶科研教学方面的工作,但这次也要讲一讲文化在茶产业发展中起到的不可忽视的作用。科技与文化,就像是茶产业发展的两翼,缺一不可。我们对话刘仲华,解读茶产业发展中科学与文化的力量。
茶博览:首先,请刘教授讲一讲中国茶产业发展的现状?
刘仲华:我们可以看一组数据:第一,中国茶园面积的变化,从2001年至2015年,茶园面积逐年快速增加,2015年全国茶园面积达到287万多公顷,增幅达到4.09%;第二,中国茶叶产量变化,2007年至2015年,茶叶产量也是在逐年递增,2015年中国干毛茶总产量达到227万多吨,由于新茶园相继投产,预计未来3~5年我国茶叶产量仍将保持高比例增长;第三,2015年我国六大茶类的数量分布与增长率,其中,绿茶的占比为63.14%,永远是中国茶叶的大盘;黑茶数量(包括普洱茶)跃升为第二大茶类;第四,2015年我国茶叶出口总量32.5万吨,金额13.8亿美元,均价4.25美元/千克,其中,绿茶出口的比例在六大茶类中占到84%。
茶博览:从您提到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茶园面积还是产量,都呈现上升的趋势,那么,维持茶业产销平衡的关键是什么?
刘仲华:提升消费是维持茶业产销平衡的关键。
中国茶叶面积和产量在同步增长,要维持产销平衡,就要内销和外销市场同步推进,让世界多喝中国茶。为此,在提升中国茶叶国际消费比重进程中,茶企应该积极寻找突破口,让中国茶叶出口从欠发达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由绿茶类的一枝独秀,转向多茶类出口齐头并进转移;从单纯的出口数量增长向规模与效益同步增长转移;从出口中低档茶向中高档茶转移;从散装茶出口向小包装品牌茶出口转移,只有不断努力实现这5个转变,中国茶叶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才会呈现新的面貌。中国茶叶应该在积极推进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生产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的前提下,实施以“健康功能、品质风味、方便时尚”为突破口的产品创新。在内销市场上,以健康为消费群体拓展的核心驱动力,以文化为市场拓展的重要传播手段,并且加大营销模式创新力度,实现国内茶叶消费群体的增长和人均消费量的快速增长。
茶博览:在杭州G20峰会期间,一张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品中国茶的照片流行朋友圈。为什么要“让世界都喝中国茶”?
刘仲华:茶叶产业是实施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为什么这么说,茶是最典型的中国文化符号;今天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一带一路”与古丝绸之路和万里茶路高度一致。“丝绸之路”是中华民族最鼎盛时期的国际贸易之路,茶叶是古丝绸之路上三大主要输出商品之一;发展茶产业是实施精准扶贫、产业扶贫的重要途径。
茶博览:科学与文化在茶产业发展中各自起着怎样的作用?
刘仲华:创新是茶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只有在茶叶生产环节、市场流通消费环节、产业发展模式上推行科技创新和文化提升,才能实现茶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在茶叶科技创新体系中,要从茶树品种资源、栽培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茶叶加工技术、生产装备、深度开发、品饮方式与设备等方面全面创新,才能确保茶叶的绿色、安全、高效、健康。
在茶叶生产环节科技创新中,要创新优质特异的品种资源、高效安全的栽培技术、先进独特的加工技术、自动高效的加工装备,茶的品种、品类、品质才得以全面突破。
在市场流通消费环节的创新中,要实现流通渠道、营销模式、品饮方式的创新,打造品牌,拉动消费。
在产业发展模式创新中,要将茶业与金融、文化、旅游、大健康相融合,实现从一片小茶叶向大茶业发展跨越。
同时,茶文化在茶产业链中的作用有挖掘历史文化、传播科技知识、促进茶叶消费、打造茶叶品牌、提升产品价值。
科技与文化协同发展,推进茶产业在品种、品质、品牌、消费、规模、效益等方面全面提升,实现茶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茶博览:最后,要如何实现科学文化协同推进呢?
刘仲华:进入新世纪以来,科学与文化协同作用,有效推进了我国茶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拥有全世界最完备的茶叶科学研究体系和研究队伍,为优质茶叶生产提供了强劲的技术支撑;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茶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在传播茶叶知识,扩大茶消费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参与关注茶叶生产、贸易、流通、消费的群体不断扩大,茶科学与茶文化在推广与传播过程中,出现了超乎想象的多元化,有些甚至偏离了茶科学和茶文化的正确内涵,对茶产业发展产生了不利益的影响。为此,我归结了茶科学、茶文化推广与传播过程中,目前茶行业需要正确处理的十大关系。
第一、古树野生茶与良种茶。目前,古树茶与野生茶的总量估计不足中国茶总产量的2%,我们应该要把产业的重点放到98%的主板上,良种茶才是茶产业发展的未来。另外,古树茶是云南茶业的优势与特色,要进行保护性开采,规范管理,一旦过度开采,其内含物质会急剧降低。曾经荒芜的野生茶树,需要进行规范化栽培管理,如果只采摘不培管,其内含物水平反而会很快不及栽培茶园。
第二、规模栽培与有机茶园。有机栽培是茶产业的发展方向,目前中国的有机茶叶占总量的6%左右。我们需要对广大消费者、媒体和爱茶人进行正确的引导,正确对待有机茶和非有机茶,不能错误地理解为不是有机茶就有安全性问题,且不要把有农药残留检出与农药残留超标等同看待。
第三、古法制茶与机械制茶。茶叶科技人员经过多年研究建立的现代茶叶加工技术是传统工艺精髓与先进加工技术装备融合的结晶,整体技术水平必定优于传统手工作业。但是,现在茶叶市场上厂家或商家流行宣传“古法纯手工制作”,其实,很多质量安全隐患往往是在不规范、不洁净的手工制作环境中产生的。有些产品打着“古法纯手工制作”的旗号,低质高价扰乱市场,消费者需要注意鉴别。
第四、传统风味与改良品质。中华民族正在实现伟大复兴,复兴不是复古,复兴是恢复传统的精髓并且需要创新。茶叶的传统风味完全可以利用清洁化能源和现代化技术装备进行复制,而且安全系数得到提高,不应一味追求用传统落后的加工方式来保持其原有传统风味。
第五、纯料制作与拼配加工。开发一款茶产品,如果只用一个品种或一个山头的原料,就会局限它的规模发展与市场扩大,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也难以保障。采用拼配技术,集合不同品种、产区、季节的茶叶原料,优化拼配出品质风味独特且质量稳定一致的产品,就可以突破品种局限、区域局限、季节局限,规模化开发出为大众接受的优质品牌茶,这才是中国茶业的发展方向。很多企业在研究和学习立顿模式,立顿的口号是“茶叶的品质是设计出来的”,品质设计的核心是拼配,因为拼配在规模化生产的前提下保证了产品品质的稳定性。任何一家原料供应商的茶叶质量发生变化,都不会影响其产品整体品质水平。无论在世界上哪一个地方,立顿茶的品质都可以保持均衡统一。这也是中国茶企需要学习的。
第六、传统泡饮与机器冲饮。如今我们中国茶行业把简单的喝茶方式弄得复杂化了,使消费者离茶叶越来越远,这不利于茶叶市场规模与消费群体的拓展。中国茶在外国消费群体中推广难度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中国式品饮不方便。为了方便消费者,一方面要推广简单易行的手工泡茶方式,另一方面,需要大力推广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泡茶机,迎合家庭、办公室、公共场所的消费需求,让很多不懂茶的人随时随地可以泡好一杯茶。让泡好一杯茶像手机拍照一样简单方便。
第七、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中国茶产业要做大做强,必须国际国内市场同步扩张。过去10年,我国茶叶出口规模尽管有一定的增长,但是在全球茶叶贸易中的比重一直是18%,与国内消费量增长不同步。我国茶叶出口面临的瓶颈是:符合国际市场质量安全标准且性价比适合国外消费者需求的茶叶生产规模不够。我国茶企要思考如何在保证出口茶叶品质水平的前提下降低生产成本和保障质量安全。当然,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文化的渗透力会不断增强,我们要用中华茶文化去影响国外消费者,让他们学习和接受中国茶的品饮方式,这样才可能把我国的中高档茶融入到国外消费者的生活中,中国茶的出口规模、出口效益才会真正实现快速增长。
第八、产品标准化与差异化。我国茶叶生产环节具有完备的标准化体系,中国茶不缺标准。但是,我们的茶叶标准与消费者有距离,因此,既要建立茶叶生产环节的质量标准,还要增强流通消费环节的标准化。中国茶业只有建立在标准化基础上的差异化,才可能形成大品牌。各产茶区要在政府和行业领导下打造区域公共品牌,推出品牌的整体形象和产品标准,同时,在公共品牌下要培育一批龙头企业集群,通过企业产品的差异化形成自身的特点与竞争优势。
第九、品饮消费与投资收藏。要正确处理茶的饮品与投资收藏的关系。茶是消费品,应该多喝少藏,藏新茶、喝老茶,要形成良性循环,这样收藏产业才能健康持续。收藏需要资金,投资者的资金不可能无限,应该把收藏的年份老茶流通出去,让消费者喝掉或者分散到小规模的私人藏茶体系中,这样才能形成品饮与收藏的良性循环。经过近十多年的规模化茶叶收藏,我国茶叶收藏量已经达到了不小的规模,作为收藏行业应该更多的思考如何维系收藏与消费的动态平衡。
第十、饮茶保健与吃药治病。茶虽有多种健康功能,但喝茶不是吃药。饮茶是人们怀着愉悦的心情,感受茶的色香味形,且让人们远离亚健康。六大茶类都是源自于茶树鲜叶加工而成,它们有着基本类似的健康属性。但是,六大茶类由于原料不同、工艺不同,品质成分和功能成分还是有明显差异的,因此,不同茶类健康功效是由差异和特点的。从业者需要把六大茶类的健康功能进行细分,突出每一类茶最优势的健康功能,让消费者易于理解,并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素质的茶类,而非“茶叶可以包治百病”。
交流|微信号:13067351231
茶叶点评网官方微信号:zgcyd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