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得小编在刚刚接触茶时,对“茶人”这个称呼是有着莫名敬畏的。
同为饮料,喝可乐者不会自称“可乐人”,喝咖啡者不会自称“咖啡人”。趟说喝酒者还有“酒仙”、“醉翁”的余韵在,可只要见过今人酗酒的丑态,众人也就不屑以“酒人”自居了。
但茶人不同:自陆羽始,茶人便有“精行俭德”的根本气质在,纵使千年世事变迁,亦没有在语义上有所流变。茶人,则更像是一种文化语码,与风雅绑定,是一脉文明的象征。
也因这样的印象,我心中的茶人是“无所不知的世外高人”。虽不至于餐风饮露,但想来举手投足间也会有仙家风范吧?
陆羽说茶“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六之饮》中又将市井中的寻常茶称为“沟渠间弃水”,足见以陆羽的本意。成为茶人不仅在于是否饮茶,更在于品行与心性的高洁,知识与礼仪的完备。
由此可见,回归茶道精神的本来面目,茶人应是心性高洁、知识完备的君子。只是若以这样的标准要求今日之人,未免有些概念模糊,或是境界太高。
取其根本,陆羽的一碗茶不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陆羽所谓的“茶人”,也应是将灵魂与成长和一杯茶相链接,能在茶中汲取智慧与精神力量的人。
是的,重点就是“灵魂”。茶人之所以成为茶人,独特之处不在于一杯茶,而是与茶相关的思辨与境界。
今日之“茶人”,可以是茶道的专家,可以是茶学的教授,可以是制茶的师傅,可以是茶馆的店员、店主,也可以是普普通通的爱茶人。心中有着一杯茶,便可大大方方地自称“茶人”,似乎不需茶人有怎样的精神境界、仙家言行。
但若真以喝茶为判断,那么喜爱奶茶的90后00后,难道就是最大的一批茶人吗?显然,物质不足以判断。
且看唐代的茶人吧!他们喝茶论道,以饮茶为乐事,但却绝不草草敷衍,完备的仪轨方能成就隽永的茶汤;他们将茶与器看作品行高洁的朋友,一举一动中有着格物致知的关怀。
仅仅用味蕾喝茶,收获的只是愉悦,而用灵魂喝茶,从中的收获将不可限量。
王琼老师曾说:“我重要的生命成长是在一杯茶中实现的。”有这样以茶为师的态度,我想王琼老师可称茶人。
而更多钻研于茶、醉心于茶的前辈茶人,将生命与茶相和,他们都是铸就茶道精神的一员。
像小编这样的寻常爱茶人,想必还不能以“茶人”自居。无数的生命课题还在等待解答,无数的问题可在一杯茶中寻得线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茶修的宗旨:“借茶修为·以茶养德”。所期望的就是在一杯茶中,获得灵魂的升华。
茶修,承接着茶道精神的古风。让自己成为“茶修”的样子,或许就是修成一个合格茶人的大道通途。
更多文章
请关注公众号:和静茶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