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雅是春听鸟声,夏听蝉,秋听虫声,冬听雪,是扫石月盈帚,滤泉花满筛的心境。
风雅是楼上看山,城头看雪,灯前看月,舟中看霞,是不以奢为尚,只因趣移情的自在。
风雅是古鼎焚香,素麈挥尘,意思小倦,暂休竹榻,是带雨种竹,无事锄花的生活。
风雅是山之光,水之声,月之色,花之香,文人之韵致,美人之姿态,皆无可名状,无可执着,却足以摄梦召魂。
空间审美,并非于泥古盲从中来,亦非叶公好龙般附庸风雅,它是在现实的生活基础上慕其古风,以自身修养擢其神韵而得来。
师法古人,化为己用,才能生发出雅致的韵。一切无非自然而然,风雅是一种心境。
风雅这个美好而丰富的词汇源自《诗经》,在古人的解释中,风雅多指向个人的修养与情操,它必然是在案牍劳形之外,又有一点可以探究的雅人深致。
这份情志,和贫富贵贱的干系不大,更在于心灵的归属,心有所住,便能从庸碌甚至混乱的生活中脱身。
可以见得,风雅是我们与世间万物相处的方式,是一种生活的回归,也是我们本心的归真。所以,它无关外物,无关世俗,只关乎自己的内心。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风雅是房间里摆设的大书架,墙上挂的一幅水墨画,桌上放的一床精致古琴,兴起时,泡一壶新鲜的茶叶,再燃一炷海南沉香。
但如果书与琴都成了摆设,茶与香都成了门面,那就是附庸风雅了,其实,真正的风雅并非来自外在巧饰,它是绝假纯真的心灵底色,是一种生命的返璞归真。
很长一段时间里,自己也在刻意追求一种风雅的生活,希望自己和众人不同,不世俗,不琐屑。后来才懂得,真正的风雅,不但不是远离生活的琐屑,反而是扎到生活中去的。
风雅并非不食人间烟火,而是一种不将就的生活态度,一种慢下来感知美好事物的细腻情怀。
“只恐深夜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那一晚东风袅袅吹来,吹散了云彩,月亮便露了出来,挥洒出淡淡的清辉。花儿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月光也洒向了院中的回廊。
害怕夜太深,花儿就此睡去,于是,可爱的东坡燃着高高的红蜡烛,也不能放弃欣赏海棠花盛开的样子。
想来,这份精致而美好的情感,在今人的身上很难再觅。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科技发达、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我们过得是要比古人好多了,但丢失的东西也很多。
比如,对细微之物的洞察力,对自然之美和日常之美的感知力,如今,我们当然不可能按照前人的方式生活,因为时代环境有极大不同。
但我们依旧可以在当下的生活中,去感知、去体会风雅之精神,重新给生活注入富有质感的细节。
以素为绚,得温润与静观,小筑四目见古湛;以真为本,得平淡与明道,斗室随处满幽旷。
风雅的种子,只有成长在生活的土壤里,才会让人收获心性的踏实。只要以生活为依归,平淡中也有大美。寻闲是福,适情为真。
来源 | 月印池文化
【温馨提示】
想要了解更多国学、文化知识,
快速起步、全面学习六堡茶,
请关注“六堡茶微刊”同名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