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人的工夫&功夫
“君不见,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
同苏轼一样熟谙茶道的苏辙,对福建茶叶不仅推崇备至,而且对其品饮工夫&功夫乐此不疲。
清代徐珂《清稗类钞·工夫茶》云:“闽中盛行功夫茶,粤东亦有之,盖闽之汀、漳、泉、粤之潮,凡四府也。”
其实,不论是哪里的工夫茶,按照我们对它的理解,除了茶叶本身来自好地做茶师傅、有好的茶艺师去呈现外,还需要喝茶人有“工夫&功夫”。
喝茶人的“工夫&功夫”,简单来说是具备品饮的时间及品茶的功夫。
“工夫茶,闽中最盛。”工夫茶这一雅俗共赏的品饮方式,因深植于寻常百姓生活而得以流传数百年,且历久弥新,说白了即是随着百姓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有时间、有场合喝茶。
如果你生活在第一道工夫茶开始的地方——福建,就不难发现“茶店比米店还多”早已是城市里一道亮丽的风景,而茶香更是“无孔不入”。
茶,从早泡到晚,是福建人习以为常的居家生活,有些爱茶人还会在家中专辟一个雅致的茶空间。
游走街头巷陌,常见街坊邻居在门前围坐,泡茶闲聊。如果到酒楼吃饭,包厢里通常会隔出一小间茶室,一边泡茶,一边迎客。
即便是上班族,办公室里也少不了一张泡茶桌和一套工夫茶具……可以说,如同饥来吃饭困来眠,泡茶喝茶是福建人近乎本能的生活习惯,而且一道工夫茶还深蕴着福建人为人处世的智慧。
武夷山人把喝茶称为“邑沓”,不论是待客迎宾,还是商务洽谈,都会坐下先“邑”一杯茶。
邑”字是武夷山话里“吃”的意思,在这也可理解为:“小口喝,吸饮”,“沓”就是茶啦。
望文生义,“邑沓”充满了闲情逸致,这样慢泡细品的饮茶方式似乎是当今快节奏生活的逆行。
茶在盖碗里泡开、斟出香馥的茶汤,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气氛也渐渐融洽起来,大有“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的情怀。
再则,要想一泡品质尚可的茶,在“三个半师傅”都完美发挥后,能呈现最好的状态,还得看喝茶人的“品茶功夫”。
这个“品茶功夫”,就是在茶桌前的你,喝不喝得懂岩茶,会不会喝岩茶。
岩茶近年来,受到全国乃至海外越来越多的茶友追捧,热潮不断掀起。
我们认为,要说岩茶让人一口就爱上的可能性是很低的,因为岩茶在六大茶类里“口味”是稍微“偏重”的。
可能很多茶友都是看到宣传说“好喝”,或者看到周边朋友都在喝岩茶,就产生了猎奇心理,就想也开始尝试尝试。
我们碰到过刚接触岩茶的茶友反应说,最开始喝岩茶的那几次,感觉不到大家说的有愉悦感,甚至觉得不是想象中的“好喝”,当时的那位茶友其实是“喝不太懂岩茶”,还“不能接受”岩茶的口味。
而这位善于思考的茶友就想自己不喜欢喝,但岩茶为啥还这么有名气,何德何能让这么多茶友恋恋不忘?
于是,他开始反向思考,了解制茶流程、了解岩茶秉性、推敲每一泡茶的品鉴方法,审评审美出发点是什么……当他开始从这些角度出发,再次尝试、学习怎么品鉴半发酵的武夷岩茶后,他也竟开始慢慢的接受岩茶,慢慢的“喝懂”岩茶,直至爱上岩茶。
因此,我们认为一泡好的岩茶是真的需要碰见“知音人”的。
也许你在喝岩茶这件事儿上,已经有一定的“功夫”,能自己大概分辨品质高低,恭喜你,你的岩茶品鉴能力得以进阶。
若是你刚接触或者有尝试喝岩茶的心理,那不妨静下心来多了解下武夷岩茶的“工夫&功夫”,跟着我们学习硬核知识,在多喝、多品、多对比的实践中,培养自身的品饮工夫茶的“功夫”。
希望每一泡来自茶人用“功夫”做出的好“工夫”茶,都能遇见茶艺师傅的泡茶好“功夫”,最终较完美的呈现给有品饮“功夫”的你。“工夫”岩茶背后的“功夫”(1)
#南平职业故事##茶生活##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