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茶除了我们说的相对比较空的初心,坚持这些理念词汇之外?有什么更具体的标准?如何对一些影响茶质量的因素进行一个要点排序?
每个做茶人的资源,商业定位,能力都有不同,也有自己不同的经历,经验和理解,谁也说服不了谁,
▲▲▲
前两天,我看到一些茶农兄弟说,早秋茶出来了,早秋茶这个词,我也是这两三年才听说来的词汇,
其实在更早的十来天前,就有茶农兄弟说,要不要订秋茶?
最近的云南,全国都出现在了半个月左右的不错的天气,所以,茶农兄弟们可以赶紧做上一波茶。
口感怎么样?我不知道,也不想试,还是安静的过几天暑假更重要。
只知道,这时间是正宗的雨水茶。
在我简单的标准中,9月下旬的茶才能算秋茶。
能理解他们的这个急迫的心理,想多干点活,多卖点钱,卖个稍好些的价格。
但我们真的折腾不动,这个时间点是一些做便宜茶的人,做大货的人,这些干大事的大哥们做的事。
条索也好看,适合很多直播间强调外观用。
这些茶区大多和名山相关,对不太懂茶的茶友来说,也算是买到正宗区域的茶?但这样喝下来,山头的味道在这里有什么意义没?
有时候,我在想,这几年的普洱茶行情的波动 ,一部分是种植面积扩大,另一部分是做茶人太勤快了。
早些年,各茶区都在说,我们采茶只采春秋两季,而现在,基本上,对很多以茶为生的茶区,只要茶发了就采,只要能上山就会采。想采,总会有理由的。
有个弯弓茶农兄弟,在山上,说,老板,我们太不容易了,下雨摩托打滑,要不要点茶?我说厉害厉害,
自己其实想说的是,这茶我不要,夏天,我宁可让你在家里喝酒。前 些时间都采过几波了,让茶休息一下多好。
这些事,可能只是成立在理论上,因为现在的人们勤劳习惯了,闲不想来。
完全说不上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
很多时候,在想,如果茶叶像咖啡那样,一年只出个一两季多好,这产业就相对简单多了。
▲▲▲
前几年,总在纠结,一些做茶的重点优先选项,
比如:
做茶的时间点,
很多茶友总动不动问的树年龄,
现在,则比较简单,在正确的区域茶区之内,可能好的天时和季节是比较重要的那个点,
所以,我们选择在最好的时间点在茶山做茶,从没想过过了季节捡漏什么的,这都什么年代了。
光是掌握好这个天时这个要点,做的茶就能比很多的大品牌茶农茶大概念要品质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