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疗从简单的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用茶来治疗。茶疗听起来像是一个新兴的治疗的方法,其实已经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茶疗始于神农氏,《神农本草经》作为迄今为止最早的一部医学著作记载到:“神农尝百草, 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这是中国对茶疗的最早记载。后在《涉农本草》、《食疗本草》、《普级方》、《本草纲目》等许多文献中均对茶疗的方剂有收录。到了近代,特别是现代,茶疗的应用几乎随处可见。如《中国药学大辞典》、《中国医学大辞典》、《药材学》、《中药大辞典》、《瀚海颐生十二茶》、《家用中成药》、《食物疗法精萃》、《养生寿老集》、《中国药膳学》、《中国药学》等诸多著作中,都录有许多茶疗方剂。
几千年来,通过各种实践,人们逐步了解到茶具备的27种药用功效:安神除烦、少寐、明目、清头目、下气、消食、醒酒、去腻、清热解毒、止渴生津、祛痰、治痢、疗疮、利水、通便、祛风解表、益气力、坚齿、疗肌、减肥、降血脂、降血压、强心、补血、抗衰老、抗癌、抗辐射。
在当今的社会里,茶作为世界三大饮品之一,做为饮品广为流传,生活七事“茶米油盐酱醋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茶很多时候扮演着奶茶、茶香鸡、抹茶蛋糕、茶饮料等等。但是人们常常忘了,其实茶本为药,用得好用得恰当,轻则养生防病,重则可治疗疾病。茶疗有两个层次的含义:狭义的茶疗,仅指应用茶叶治疗,未加任何中西药。
由于茶叶在传统应用上其功效已有二十四项之多,所以光是茶叶一味也足以构成茶疗体系。茶疗的第二个层次概念,就是广义上的茶疗,即可在茶叶外酌加适量的中、西药物,构成一个复方来应用。当然,也包括某些方中无茶,但在煎服法中规定用“茶汤送下”的复方。这实际上是茶、药并服。
我们今天先说狭义上的茶疗,只是单独用茶来养生和治疗。茶做为植物中的一种,它和其他做为药材的植物最大的区别是,它有六种不同的制作工艺,用同样的茶原料不同的制作工艺,能制作出不一样口感和不一样功效的茶品。原生态的茶树多为灌木,有的是上千年的树龄,有的是几百年或几十年,因为树龄上的优势,茶树能吸收更多的天地精华,茶的自然之气比其他植物丰富多样。御方茶疗排毒“归经”理论,是比较晚出现的中药理论,到金元之际才盛行起来,所以在《新修本草》中尚未述及。
所谓归经,是指药物的主要功效所属的“经络”与脏腑。例如:治咳喘者,归于肺(手太阴)经;治排尿疾病者,归于肾(足少阴)经或膀胱(足太阳)经。茶的归经,据《汤液本草》是“入手、足厥阴经”(手厥阴属“心包”,足厥明属肝);据《雷公炮制药性解》是“入心、肝、脾、肺、肾五经”。五脏,是中医脏腑学说(一般称为“脏象”)的核心。茶能兼入五脏,说明功效是十分广泛的。
茶疗的对于茶品是有一定的要求的,首要的条件是原生态种植的茶品,不施农药化肥,在品茶多年的经验中,有农药化肥残留的茶品,对身体的伤害比养生价值高很多。而且一旦施过农药化肥的茶园,即使以后不再继续,茶品也需要五到七年的时间才没有农药残留。第二是有一定树龄的茶树采摘的茶品,因为茶疗是通过茶气养生和治疗的,有树龄的茶品,才有足够的茶气打通我们不通畅的经络,达到治病的效果。第三是制作茶品的过程中,需要一定技巧的工艺,尽量用原始手工工艺制作。第四是茶品的储存环境需要控湿控温。好茶品是茶疗的基础,在好的基础上再根据经络进行茶品的配伍,以达到茶疗的效果。
茶疗是一种很贴近自然的疗法,话说是药三分毒,但茶做为药用,副作用基本为零。而且茶的口感也是众多药里最好的,大家最容易接受的,食用起来也是最方便的,单品的品种也是最多的。茶集众多技能于一身,轻施一二技法方能养生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