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初期,中日两国建交,在广交会上,日本茶商首次接触到了来自云南的普洱茶,并开始少量引入到国内。
20世纪80年代,云南普洱茶在日本的最大代理商“福冈日中贸易株式会社”派人到南糯山考察,并带来了一个大订单——定制一批符合本土市场的普洱茶品。
此后,诞生了诸如Y562,421,92方砖等区别于常规茶品的高等级普洱茶,除了上述的明星茶品外,还有晓松今天要讲的主题——金弹子梅花小沱。
喜香厌苦的饮茶喜好
在对日本市场进行调研后,了解日本消费者喜好的省茶司,决定重新设计一系列专供出口日本的普洱茶产品,最先开发的就是熟沱茶产品线。
省茶司计划把重100g的传统沱茶打碎重压,重新制成更小的“MINI TUOCHA" (迷你沱茶),这种熟沱茶每粒的重量仅3克,当真是小巧玲珑。
不过在试制时,茶厂也遇到了一些困难,由于这种沱茶太小,需要再打造一套模具才能压制,为此,省茶司还专门求助了云南当时最好的模具厂——玉溪机械厂。
当时玉溪机械厂专为云南烟草业生产设备配件,这种小要求当然难不倒厂里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们,很快就提供了蒸压、制型、脱模等一整套小型压制设备。
原料方面,由于日本人喝茶喜香厌苦,省茶司还专门选取了苦涩味弱,香气高扬的南糯山茶青,而且用料等级非常高,在当时堪称“顶配”。
熟悉渥堆发酵的茶友们都知道,茶青等级越高,对发酵技术的要求就越高。迷你沱用料娇贵,成本高昂,发酵时稍不留心就可能被“烧掉”,让国家蒙受巨大损失。
因此,第一次试发酵可谓是慎之又慎,茶厂方首先提出,最好采用轻发酵工艺,既能降低烧心风险,做出的茶叶也符合日本人的喜好,这一提议获得了一致认可。
而这次发酵最大的难点,就是保证茶青既能快速起温,又能温度均衡,这就要求茶青的起量很大,起码要在10吨以上,但当时哪有这么多高等级料,这又该怎么办呢?
别出心裁的制茶方式
思来想去,一位发酵老师傅摸索出了一个特殊的发酵方法,他把这些高等级原料装进很多细长的竹篮里,并将这些竹篮埋在其他正在渥堆发酵的大堆中。
等到大堆准备翻堆时,这些嫩料也发酵得差不多了,小心翼翼地将其挖出,自然降温再进行晾干,轻发酵就算完成了,当时大家将其玩笑地称为“排雷发酵”。
因为这些茶青的发酵程度较轻,而且是茶毫较多的单芽原料,压制出的成品金毫显现,非常漂亮,被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金沱茶”。
好马还需好鞍配,考虑到日本人挑剔的审美,总是要求产品外包装要有云南少数民族风情,省茶司还别出心裁地为这些小沱茶找到了一个家——竹筒。
光有竹子还不够,省茶司还刻意聘请了当时云南艺术学院的很多师生,共同手绘出带有地方特色的傣族少女图,因此每个竹筒的图案都是独一无二的。
为此,省茶司为此支付的酬劳是每个竹筒80元,在当时相当几个月的职员工资,而财大气粗的日本人也乐意为此付费,这批买卖就一直持续到了1996年。
身价倍增的金缕沱茶
这些一身金缕,造价昂贵的金沱茶,进入日本市场后身价再次暴涨,在当时日本最大的出口商日中贸易株式会社那里,据说是作为降血脂的保健品出售的。
因为数量稀少,这些迷你沱基本不进入本地市场,而是以邮购的方式出售给日本的中产阶级和富有僧侣,寻常茶叶店也难以一览真容。
而在没有刻意宣传的情况下,品质优异的金沱茶还是一炮走火,在1992年,香港,台湾,甚至是美国市场都向中茶公司发出了金沱茶的订单需求。
订单一多,以往的生产方式就不太适用了,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下关茶厂率先开发出新型的小沱茶压制设备,造型类似转盘,一次可压制58颗沱茶。
与第一批金沱茶不同,下关生产的沱茶采用了自家经典拼配的三级茶原料,表面带有轻微平缓弧度,使用通用棉纸包装,分为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两种类型。
这批带有浓郁下关味的金沱茶,小部分随着销法沱一起进入法国市场,大部分则销往香港、马来西亚、美国,如今存世量极少,被戏称为茶界“路易十三”。
而“金弹子”这一名号,则要归功于一场闹剧。原昆明茶厂的一个下岗员工,偷偷把当年玉溪机械厂定制的首批金沱茶设备拿去申请专利,意图以此牟利。
而当时金沱茶还在继续出口,哪能因为这种事情被限制生产?为此省茶司,下关茶厂和这个人还对簿公堂,在当时算是一场不小的乌龙事件。
据说也正是因为这件事,一位北京茶商了解到了金沱茶在国外的名字,还专程前往昆明,用7万元买了大约50斤的散装金沱茶,打算好好营销下这些普洱茶。
回京后,这个茶商请设计师重新设计包装思路,用名贵的紫檀木精心镂刻,制成礼盒装。并将金沱茶镶嵌成北斗七星状,在一个奢侈品杂志上作为专题报道。
这篇广告一经刊出,就受到了很多京城中上阶层的注意,还被赋予了“金弹子”这个雅名。这下,原本只在国外出名的金沱茶,在国内也算小有名气了。
金沱茶风头最盛的那几年,上海茶叶公司在淮海路的一家分店看准了这个商机,拿到了金沱茶的独家代理权,每筒定价高达580元,比当年的出口价还高。
而1996年制度放开后,市场上也出现了很多仿制金沱茶的产品,规格从3g到5g不一,多为跟风,但也不乏少数精品,这也是那个年代留存茶品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