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专家李嘉球所撰的《苏州状元》一书表明,按现在的辖区计算,历史上苏州曾出现过45位文状元、5位武状元。其中文状元数量占全国总量596位的7.55%,数量遥居全国各城市之首!
最值得一提的是,清朝时期苏州一共出过26名状元,占全国114名状元的22.81%、江苏49名状元的53.03%,而同期苏州的人口只占全国的1%左右。下面让我们一睹这些状元的风采吧~
01.
徐元文
顺治十六年
徐元文,字公肃,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苏州昆山)人,原籍苏州府常熟县(今江苏苏州常熟),清世祖顺治十六年(1659年)己亥科状元。
徐氏三兄弟为“三鼎甲”,长兄徐乾学、老二徐秉义先后考中,为“探花”,三弟徐元文更厉害,高中状元。
徐元文年少时就沉潜好学,兄弟三人以文名享誉当时。他们厌恶时俗曲薄,提倡古学,当时各种谈论学问的文章纷纷效仿徐氏兄弟的文风。
▲徐元文 书法作品
顺治十六年,徐元文得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清世祖顺治帝召见徐元文之后,曾云“今岁得一佳状元。”除了称徐元文为“佳状元”,还赐予他冠带、蟒服、乘御马等,恩宠有加。
02.
毕沅
乾隆二十五年
毕沅,字纕蘅,小字秋帆,自号灵岩山人,江苏镇洋(今江苏太仓)人,清高宗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庚辰科状元。
毕沅幼年失父,由母亲张藻养育成人,深受其母的熏陶。后至苏州灵岩山,拜在著名学者沈德潜门下从学。
毕沅一生有三大功绩。其一,毕沅在陕西做官的时候,重开了关中学院。其二,藏书20万卷,为传递文化做出巨大贡献;其三,修著史书《续资治通鉴》。
▲清《毕尚书荣归图》卷 1774年 姚仔绘
毕沅博学多才,潜心研攻经史敬重文士,极注重历史和地理的关系,广征博采,完成了《地道记》和《太康三年地志》的辑佚、《山海经新校注》等书。他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有《灵岩山人诗集》传世。
03.
钱棨
乾隆四十六年
钱棨,字勋楣,江苏省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清高宗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辛丑科状元。
钱棨是清朝第一个、苏州唯一的连中三元(乡试第一解元、会试第一会元、殿试第一状元)者。
同时他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连中六元(童子试中长洲县县试第一、苏州府府试第一、江苏学政院试第一、再在正式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者,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位于三元坊的钱棨石像
苏州的三元坊即为钱棨所建,阳澄湖莲花岛的“三元府第”就是他的故居所在。
04.
潘世恩
乾隆五十八年
潘世恩,字槐堂,江苏省苏州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清高宗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癸丑科状元。
他经历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被称为“四朝元老”。潘世恩是一个有福之人,不仅仕途畅通而且高寿。人称潘世恩为清朝三百年中第一福气人。
潘世恩活着时就被封为太傅,在整个清朝活着做到太傅的人一共五人。清朝三百年状元做宰相的共计8人,潘世恩就是其中之一。
获状元后重逢“甲子”考,古代科考的规矩,中举后如果过了一甲子也就是六十年,要和新中举的人一起参加“重宴琼林”。重宴琼林是科举制度中为新进士举行的一种宴会,整个清朝三百年,再次参加重宴琼林者的一共八人,而潘世恩就是其中之一。
▲状元博物馆
潘世恩的宅第即为今天位于平江路的“状元博物馆”。
05.
陆润庠
同治十三年
陆润庠,字凤石,江苏省苏州府元和县(今江苏苏州)人,清穆宗同治十三年(1874年)甲戌科状元。
他来自享誉江南的“米自量”家族,父亲名叫陆懋修。陆家虽是苏州世家,但陆润庠的出生地却是镇江丹徒(今江苏镇江)学舍。镇江,古称 “润州”;地方学校,古曰“庠”,所以取名“润庠”。
陆润庠是清代第101位状元,也是苏州的最后一名状元,官至太保、东阁大学士,曾任光绪与宣统两帝的老师,也是一代名儒。
现在阊门内下塘街9、10、11、12号,就是陆家故居。
▲陆润庠 书法作品
看了这些苏州的状元,真是一个比一个有作为,不愧说“天下财经和状元,半数尽出江南!”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