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的历史也可以说是一部茶文化史,茶从传说的神农氏日遇七十二毒,遇荼解之,就是从药用价值来说明茶的效用的。
而茶从药用到解渴,经过了几百年,而从文字记录以来的茶文化已经把药用,饮用到品茗,已经把身体的需要和精神的愉悦结合起来了,而茶本身就有一种元素可以让人有一种愉悦感的,但是这种优越感是身体的本身的变化,并不是以茶为媒介而感受到的精神层面的感受。
黑茶,是后发酵茶,具有对“三高”的现代病有很好的预防作用,而且在寒冷的冬天,如果红泥小炉,紫砂陶壶把黑茶煮起来,那种慢慢的等侯的时间,我们可以欣赏那缕缕的茶烟,那淡淡的茶香,那种感觉远比一杯茶入喉更有味道。
你看唐代茶诗人卢仝写的:
一碗喉吻润, 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 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 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这种感觉已经远远超越了喝茶本身,所以喝茶解决了身体的问题,也解决了精神层面的问题,同时对情调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
同时煮茶品茗还可以读书谈诗,修竹观花,正如这样的意境:在极寒的冬夜里,诗人甚感寂寞无聊。忽然传来几声敲门声,原来是故人夜访,诗人顿感喜不自胜,忙拨亮炉火煮茶。一会儿,炉火通红,水也开了。于是他们围在暖烘烘的竹炉旁,品茗叙旧。这一刻,在寒冷的冬夜里,显得多么温馨脉脉。
这就是杜舜《寒夜》: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这样的情调,是否会让你更喜欢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