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膏是中国历史上弥足珍贵的茶叶深加工产品,至今已有一千两百多年的加工和品饮历史,也是中国古人发明的世界第一款“速溶茶”。
茶膏始于南唐,成于宋,到了清朝,作为贡品纳入皇家名茶录中。因选料考究,工序繁复,制作精良,所获奇难且珍贵,成为历代宫廷御用的“奢侈品”,在民间没有广为流通 ,所以一直鲜为人知。
你是否好奇茶膏的历史与文化?它为何被历代皇家推崇?今天我们就来一次读懂世界首款“速溶茶”的来龙去脉。
l 始于唐
(1)发现茶膏:中国唐代初现茶膏雏形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早在五千年前的神农时代,便有了茶。茶作为中国的国粹之一,有着千年的历史,也形成了中华千年的饮茶文化。
魏晋南北朝,随着儒家、道家思想的推崇和佛教的传入,茶被看作是名仕贵族高雅的精神享受和表达志向的手段,茶文化雏形初步形成。随着唐代皇室朝廷崇茶文化的推行,贵族士人扬茶让茶文化得以推广,文人墨客誉茶让茶文化内涵进一步提升。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应运而生,首次将茶叶的“膏化现象”记录在书中。
(2)公元758年,茶圣陆羽所著《茶经》,首次记载茶叶的“膏化”现象
公元758年,茶圣陆羽所著《茶经》中,首次记载了茶叶的“膏化”现象。这是历史文献中首次出现关于茶叶“膏化”现象的记载,也是历史文献中首次出现“茶”与“膏”之间的关联性词语,距今已一千两百多年。
茶叶的“膏化现象”是“茶膏”作为一款独立茶产品的雏形,是“茶膏”诞生的历史发端,“茶膏”发展史由此开始。
(3)公元937年,史学家吴任国所著《十国春秋》以贡品身份出现“茶膏”一词
公元937年(南唐闽康宗通文二年),在吴任臣所著《十国春秋》中首次出现“茶膏”一词。这是历史文献中首次出现“茶膏”字样,且是“贡品”身份。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尊贵,使茶膏在当时的贡茶中处于上品而被纳入史书的记载之中,并得以传承后世。
l 成于宋
(4)茶膏的形成:茶文化的空前繁荣,让茶膏得以发展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宋茶是由唐茶发展而来,但饮品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茶叶生产到了宋代得到空前发展,饮茶之风更盛,茶馆也越发繁荣,士与民皆流行着饮茶的风尚。
上至朝廷,下至市井百姓皆盛行着“茶会”、“茶宴”、“斗茶”等饮茶风俗盛行。正是这种举国上下对茶品的热衷,形成了制茶业在宋代的空前繁荣,茶叶的专著与文章相比唐朝也显著增多。
皇帝宋徽宗还曾写下《大观茶论》,对北宋时期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斗茶风尚等均有详细记述,还将“膏”字首次提出,明确出以“膏”鉴别茶叶优劣的方法。
(5)公元960年,茶者陶谷所著《茗荈录》,出现具体的茶膏产品
北宋第一位茶著者陶谷(公元907~960年)在撰写《茗荈录》时,将两款茶膏纳入其中:一种是“玉蝉膏”,另一种是“缕金耐重儿”。这是历史上首次出现茶膏产品的具体名称,并第一次作为一款独立茶膏产品出现。
(6)公元1053年,贡茶官吏蔡襄所著《茶录》,出现以茶膏涂茶饼的加工方法
宋朝时期的蔡襄曾做过宋仁宗的贡茶使,也就是负责造茶进贡的官吏。在他著述的《茶录》中专门描述了以茶膏涂抹茶饼表面的加工制作方法。
文中提及的“珍膏”就是茶膏。
◆宋徽宗《十八学士图》,文人游园、赋诗、饮茶
(7)公元1107年,宋徽宗所著《大观茶论》,出现通过茶膏鉴别茶叶优劣的方法
公元1107年宋朝皇帝宋徽宗赵佶在其所著的《大观茶论》中首次明确提出通过茶膏来鉴别茶叶优劣的方法。
(8)公元1186年,账司赵汝砺所著《北苑别录》,出现茶膏的制作方法
宋代赵汝砺所著的《北苑别录》记载了宋代茶膏的制作方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关于茶膏制作工艺的详尽说明。
当时赵汝砺担任南宋时期福建转运使主管帐司,“北苑贡茶苑”为宋代皇宫直属的茶园,是专门为宋代皇室采茶、制茶的贡茶单位。在宋徽宗当政的二十五年中,北苑贡茶苑最为红火。
l 兴于清
(9)正式定名:普洱茶膏在清代确立名称,并成为宫廷贡品
清代茶文化是在中国茶文化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茶已经融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不再是上等阶层的专属饮品,因此也丰富了茶文化的发展。茶叶在清代得到广泛种植,并且发现了很多新品种,各类茶及不同的制茶技艺群芳抖艳,百花齐放。
来自云南的普洱茶与普洱茶膏也在那个时代大放异彩,上贡朝廷,普洱茶膏还曾作为国礼馈赠他国。
(10)公元1729年,雍正发圣旨成立御茶房制茶膏,将民间的“大锅熬制”改为皇宫“御制”,普洱茶膏成为宫廷贡品
1729年,清朝雍正七年,普洱府宁洱县(今宁洱镇)选取西双版纳的女儿茶,以制成团茶、散茶和茶膏,敬贡朝廷。
同年,雍正令皇家御茶房司制茶膏。这是茶膏另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由延续近千年的贡品而成为清朝皇家的御用饮品。
御茶房在借鉴宋代茶膏制作工艺基础上,充分调动了皇家资源,以名贵的花梨木为碳,玉泉山山泉水为介质,工艺严谨苛刻,工序繁杂且费时费力,需经186道工序历时72天方可制成,远非一般作坊所能承担,但这一时期的茶膏加工工艺和产品品质到达了历史高峰。
因朝廷对其制作工艺秘而不宣,加之茶膏制作成本较高,工艺极为繁复,致使茶膏产量极低;民间百姓难以知晓其工艺,更难以承担其加工成本,导致茶膏始终没有在民间流通。因而也为茶膏蒙上了一层珍罕与神秘的面纱,也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普洱茶膏的普及与传承。
(11)公元1765年,药学家赵学敏所著《本草纲目拾遗》,出现“普洱茶膏”的正式称谓,并将“健康价值”纳入其中
公元1765年,清代药学家赵学敏将普洱茶膏的“药用价值”纳入其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一书中,这是官方历史文献首次出现“普洱茶膏”的称谓。
《本草纲目拾遗》成书于公元1765年,是在《本草纲目》刊行100余年之后编著的,全书共10卷,载药921种,其中《本草纲目》未收载的有716种,是继李时珍《本草纲目》后,对中国药学的再一次总结。
(12)公元1793年,乾隆将普洱茶膏作为“国礼”馈赠外国使团
公元1793年,清朝皇帝乾隆八十寿辰之际,英国马嘎尔尼奉英王之命率领使团并携带丰厚贺礼前来为乾隆贺寿。乾隆皇帝将普洱茶膏作为“国礼”通过马嘎尔尼转赠英王乔治三世。这是历史上普洱茶膏作为“国礼”的开始。
(13)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普洱茶膏几近销声匿迹
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封建帝制,清宫御茶房解散,清宫普洱茶膏秘制工艺亦随之失散民间。此后近百年间,普洱茶膏几近销声匿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