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茶人的定义为爱喝茶的发烧友和认真做茶的人。以前我是一名爱茶人的时候,我发现要喝到一款好茶还是相对比较容易的。我一般会首先确定我要的茶的品类和大概价格,然后去做对比,货比三家,一般都会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比如我们要买一饼普洱生茶,要说里面的学问我都讲了4年了,可能很多朋友还是没有完全明白,但不影响你去买一饼相对好的茶。最关键是你要有一个大概的预算,因为没有价格就不能做公平的对比,比如你想买一饼800元左右的生茶,那你就按这个价格多喝几家对比,凭自己的口感得到的答案基本就是最优答案了。但是我们在生活中往往没有时间或者耐心去做对比,第一家就下了结论,最终很难买到满意的产品。
当我们开始做茶的时候,发现要出一款好产品就更是难上加难了。从原料的角度,哪怕都是300年左右树龄的古树茶,从几百到几万一斤的都有。你从外表很难看出一棵同样大小的树有什么口感或者价值的差别,更没有任何科学的鉴定手段。其中决定一个地方古树茶的价格原因首要是品质,这个品质包括口感、耐泡度、汤色、体感、后期转化、知名度等等。其次是供需关系,比如易武茶山的很多小众茶,价格高出易武正常古树的十倍以上,难道品质真的比正常古树的品质高出十倍以上吗?个人认为没有,但这么高的价格的原因主要是量太少,很多寨子特别好喝的就几十棵古树,但喜欢的人可能上万,所以不用炒作,价格很快就飙升到普通人喝不起的状态,但越是喝不起,你就越想喝,经常看到一些发烧友省吃俭用的去买几两自己喜欢的茶,很难评断是好是坏。只能轻叹“高兴就好”。
但作为企业行为就完全不一样了,企业要生存,必须要有利润。我们一向非常坦白我们的茶叶是有合理利润的,而且价格统一,一视同仁。对于出品,小众产品只是装门面的产品,对企业利润贡献非常小。企业要赚钱还是要靠消费者的口粮产品,如果不能抓住消费者的口粮,那企业很难维持长远发展。当然,我们每年也会做几款小众的限量产品,但由于原料价格高,所花精力和时间成本也大于做口粮产品,反而利润更低。那为什么又要做呢?因为站在部分发烧友的角度,贵不是问题,关键是物有所值,能让这些内行的发烧友满意,他(她)们就会带动一群跟随者。
于是我们的产品体系就可以分为两大类:口粮产品和发烧级产品。我们必须保证我们的口粮产品有足够的性价比,又要保证有pk大部分竞争对手的发烧级产品。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每年都要上茶山不断对比和尝试的原因,只有自己能站在公正的角度尝试后才能确定今年茶叶的质量与口感和价格的关系,还要不断的做横向的对比以确定品质的稳定性和价格的公正性,如果不能保证质量和价格的相对平衡,那一款产品就容易产生滞销。
目前在中国做茶一般有两种模式:一是确定一种有效的定位,打造品牌以割韭菜迅速发展。二是选定一个品类,深耕细作以图长远发展。目前这两种模式在市场上都不乏成功者,如何选,取决于企业家本人。第一种模式成功的关键在营销,因为赚的是外行的钱。第二种模式成功的关键在产品,因为赚的是内行的钱。所以如何出一款产品,真的是要看你的定位,即你的消费者是什么状态,要想随意出品就能赚钱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我们在茶山每天最多能跑一个寨子,平均每天喝十几泡茶。但能够做出来的满意的产品一年也就几种。但只要我们能够做到公正的口粮产品,每年都会卖完。这个公正,就是最大的难点。比如今天们到了勐海一个知名的茶山,茶叶原料价格在2000元左右一斤。当我们花三个小时驱车到达后,找到当地一家工艺好、古树多的茶农,认真的品完他所有的产品,发现舌头发麻。按照我们的经验,舌头发麻有几种原因:一是土地有农残;二是重金属超标;三是茶地与其它导致发麻的树种在一起。但茶农坚持否决了我们的猜想,而且这个茶山的知名度在当地并不小,我们也不敢轻易下结论,于是我们要求茶农带我们去看茶树,当我们看了茶树更加疑惑了,因为都是几百年的古树,外形非常漂亮。于是我们采了几片鲜叶吃,发现跟喝茶有同样的结果,舌头发麻。这种情况我们也是第一次遇到,所以我们一时也陷入了深思,这么好的古树和知名度,按常规出一款产品卖出去应该不难,但这款产品不管什么原因,违背了我们做茶的一个原则:做我们自己也愿意经常喝的茶。所以最终我们还是放弃了,连午饭都不好意思在茶农家吃,一分钱都茶叶也没有买,灰溜溜的下山。
因此,不管做什么茶,要确定一款产品真的是很难。我们很难定义一个好的企业有什么标准。有的专家说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就是好企业,有的专家说好的模式成就好的企业。但我们就认死理,先出好产品,哪怕失败也不出违背原则的产品。传统企业如果没有好的产品,成功赚到了钱跟搞传销赚到钱有何区别?所以我们选择坚信并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