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归一,深耕茶文化教育20年,茶课体系开创及先行实践者,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开创及先行实践者,好茶好书分享者。
中国茶文化的鼎盛期,毫无疑问出现在11-13世纪,即两宋时期。
何以见得?
从饮茶风尚普及度来看,茶在民间的普及,是在宋代才完成的、宋人说,“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目以无”,"盖人家每日不可缺者,柴米油盐酱醋茶”。(王安石《议杀法》,吴自牧《梦粱录》)茶可以很俗,俗到成为寻常百姓家的每日必需品。
从饮茶艺术所能达至的高度来看,宋朝茶道的精致程度,也是堪称空前绝后的,宋人又说,“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许戾家”。(耐得翁:《都城纪胜》)"戾家,指外行人。茶可以很雅,雅到不适宜外行人来玩了,点茶已是文人四大雅道之列。
到处是茶坊
唐人封演《封氏闻见记》这么描述茶之盛况:“楚人陆鸿渐(陆羽)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但此时饮茶的风尚,不过流行于上层社会,“无不饮者”无非是“王公朝士”。
这一点也可以从茶画中看出来,我们去看唐代的饮茶图,就会发现唐人所描绘者,几乎都是贵族生活。
唐周昉《宫乐图》
我们再来看几幅宋代的茶画:南宋刘松年的《茗园赌市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南宋佚名的《斗浆图》(黑龙江省博物馆藏)、元人赵孟頫摹宋画的《斗茶图》(私人藏)。图中那些饮茶、斗茶的人,不再是贵族官宦,而都是市井上的小商贩。这也显示出,宋代时,茶叶已成为市场上的寻常商品,饮茶已是贩夫走卒的生活习惯。宋人李觏:《富国策》中说:“茶非古也,源于江左,流于天下,浸淫于近代。君子小人靡不嗜也,富贵贫贱靡不用也。”
南宋刘松年的《茗园赌市图》
宋佚名的《斗浆图》
元人赵孟頫摹宋画的《斗茶图》
这群斗茶的小贩,在宋代叫作“提茶瓶人”。北宋开封的夜市上,三更半夜都有提瓶卖茶者,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说“盖都人公私荣干,夜深方归也”,“冬月虽大风雪阴雨,亦有夜市” 。这些上夜班的公吏、市民,下班路上,都习惯买一碗滚热的茶汤喝,以暖暖身子。
而且,宋时的城市,满大街都是茶坊、茶肆,《东京梦华录》说,汴京的朱雀门外,“以南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街心市井,至夜尤盛”,旧曹门街的“北山子茶坊,内有仙洞、仙桥,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也画出东京城外的多处茶坊酒肆,主要分布在繁华的汴河两岸。
《梦粱录》则说,杭州“坊巷桥道,院落纵横”,“处处各有茶坊、酒津”、还列出了一串茶坊的名字,潘节干茶坊、俞七郎茶坊、朱骷髅茶坊、郭四郎茶坊、张七相干茶坊、黄尖嘴蹴球茶坊、一窟鬼茶坊、蒋检阅茶肆。《武林旧事》中的茶坊名,清乐茶坊、八仙茶坊、珠子茶坊、潘家茶坊、连三茶坊、连二茶坊。单看这些茶坊的名字,我就觉得特别“酷炫”。
这些茶坊根据服务与消费水平,分为不同档次。大众茶肆茶价低廉,是“诸行借工卖伎人会聚行老处”,就是城市佣工、卖艺人等候雇主的地点,你要是生活在宋朝,想雇请个保姆、奶妈之类,可以到大众茶肆找“行老”介绍。而高档一点的茶楼,“多有富室子弟、诸司下直等人会聚,习学乐器、上教曲赚之类”,是城市文艺青年搞音乐创作的地方;而车儿茶肆、蒋检阅茶肆比较清雅,是“士大夫期朋约友会聚之处”;俞七郎茶坊、朱骷髅茶坊、郭四郎茶坊、张七相干茶坊,则是“花茶坊”,“楼上专安着妓女”,“非君子驻足之地也”。
档次稍高一点的茶坊,装修都特别“高大上”,“插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店面”,又“列花架,安顿奇松异桧等物于其上,装饰店面”。
有些茶坊还会邀请艺人献艺,以招徕顾客,如黄尖嘴蹴球茶坊内应该就有蹴鞠表演,又如洪迈《夷坚志》载,乾道年间,吕德卿偕其友前往杭州,在“嘉会门外茶肆中坐,见幅纸用绯帖尾云:'今晚讲说汉书’”。这家茶坊不仅有说书节目,还张贴出节目预告。
而清乐茶坊、八仙茶坊、珠子茶坊、潘家茶坊、连三茶坊、连二茶坊,平日里都有歌妓迎客,周密《武林旧事》写道:“莫不靓妆迎门,争妍卖笑,朝歌暮弦,摇荡心目” 。宋代的歌妓就如今天的女艺人,并不是娼妓。当你刚踏入这些茶坊,立即有“提瓶献茗”的美貌服务员给你奉上茶汤一杯,这时候你需要付一点小费,叫作“点花茶”。你也可以叫歌妓陪着饮茶,弹奏唱曲助兴。
往期精彩内容
最想穿越的年代,宋代之美(1)宋衣
最想穿越的年代,宋代之美(2)宋礼
作者介绍
70后,行走在茶山的女子,最喜欢的两件事就是读书与品茶,读书使人智慧,喝茶有益身心。
归一老师深耕茶行业教育20年,为茶馆茶店茶工作室等茶空间保驾护航,提供经营诊断,并提供建议和可行性方案,指导实施。
培训出10000名以上的优秀从业人员,服务于全国各个经营场所。
培养出5000多名的爱好者,帮助她们解决生活中选茶、购茶、送茶等困扰,从茶小白到茶爱好者,提升气质修养、改善人际关系、身心愉悦,让生活更加精致与美好。
开展过1000多场企业讲座和培训,为企业带来新颖的文化气息,全面定制个性化的内容,为企业增加客户粘性、提高员工素养、增强企业文化带来了极大的收益。
我的工作就是我的生活,当你喜爱自己的工作时,生活就觉得无穷妙处。特别喜欢传统文化,希望能将美学带到我们生活中,带到我们的场所里,愿大家拥有精致生活,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