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百匠茶学院原创
丨首发于今日头条:百匠茶学院
丨作者:林方致
宁静致远,方得始终,我是林方致。
近年来,随着“喝茶养生”之风的盛行,茶知识也逐渐普及,福鼎白茶的养生与药用价值被越来越多的国内人知道,福鼎白茶一直被老茶友诟病的 “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奇怪现象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那么,为什么产自中国的顶级茶叶——福鼎白茶,却首先是在国外流行起来的呢?要弄懂这个问题,就要翻看一下福鼎白茶的发展史。今天,小致就跟大家了解一下福鼎白茶的过去。
在我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经过了“发乎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而盛于宋”的漫长过程。茶文化经历了秦汉的启蒙,魏、晋、南北朝的萌芽,唐代的确立,宋代的兴盛、明清的普及和当代的鼎盛等各个时期。
起源:上古太姥娘娘救人之药用
福鼎白茶原产于福鼎太姥山。据传说,太姥山古名才山,尧帝时(公元前二三五八——二二五七年)有一老母在此居住,以种兰为业,为人乐善好施,深得人心,并曾将其所种绿雪芽茶作为治疗麻疹圣药,救活很多小孩,人们感恩载德,把她奉为神明,称她为太姥,这座山也因此名为太姥山。
萌芽:初步发现茶的药用价值
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在《食论》中提到:“苦茶久食,益意思。”是说:“茶的味道苦涩,饮后能使人深思熟虚、开拓思维。”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关于茶具有药用价值的记载。东汉末年的神医华佗常年奔波在江淮一带的山林中采药,为民治病,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
确立:唐宋关于“茶”字的使用
“茶”字的使用,在唐代陆羽的《茶经》问世之后才广泛起来。茶才作为人们的普通饮品流传于世,当时唐代饮茶之风兴盛,家家户户都离不开茶。
普及:明清茶商带动茶叶产业的兴盛
清乾隆年间,翠郊贞房主人吴应卯与邻村邵、林、袁等茶世家强强联手,制作、销售白茶,得到微服私访的刘墉品尝后的高度赞赏,从此吴应卯得以与刘墉结识。现今翠郊大厝的厅堂上还悬挂着刘墉落款的“学到会时忘粲可,诗留别后见羊何”对联牌匾。清光绪版《福鼎县乡土志·户口》记载:“福鼎出产以茶为宗,二十年前,茶商糜集白琳,肩摩毂击,居然一大市镇。”
鼎盛:民国时期大量出口
民国时期,据史书记载,磻溪黄岗元房出了茶商吴观楷、吴兴安,上世纪20年代创办的“双春隆”、“第一春”茶行,属当时福鼎县注册资金最高的两个茶行。白琳翠郊贞房出了茶商吴开雍和吴开泮,其经营茶叶盛况及扶贫救困善举都在民国版《福鼎县志》内有详细记载。
大量史料记载福鼎白茶黄金带中出产的茶叶长时期都在白琳集结,被茶商(民国时期,大小茶行有40多个)收购,经后歧码头和八尺门港运往沙埕港口,销往港澳、欧洲等地,并且一出国门就惊艳海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多年来,许多欧美等国家对白茶的成分、保健功效等研究比国内还深入透彻,这一度造成福鼎白茶95%供出口。
国内开花:2010“世博会十大名茶”
虽然外销量大,但主要以中低档的白茶和白茶片为主,价格普遍偏低,无法有效带动茶农致富。近年来,随着出口价格持续走低、外汇市场剧烈波动,福鼎白茶出口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福鼎茶人意识到,光靠外销不是长远之计,要引导国人饮用白茶,充分挖掘国内市场,同时刺激高档白茶外销出口,双管齐下,才能带动茶农致富。
经过多年的产品培养、市场开发、宣传营销,福鼎白茶的内销市场逐步打开,尤其是在2010入选“世博会十大名茶”后,福鼎白茶的知名度迅速提高。如今福鼎白茶已经声名鹊起,短短几年,福鼎白茶的市场得到认可,凭借的是:在国外市场形成的良好口碑、安全的品质、良好的保健功效、可藏可喝的特性以及政企联合的推广。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福鼎人靠辛勤的劳动创造奇迹。福鼎市太姥山西北方向几十万亩的丘陵山脉,此起彼伏,波澜壮阔。远望之,蓝天白云下,千万个金瓶似的山峦上雾霭氤氲,天梯般的层层茶园螺旋式上升,绿意盎然的茶树与红黄色土壤交相映衬,真是一幅美不胜收的妙手丹青。
欢迎关注【百匠茶学院】,了解更多白茶的知识!
原创说明:本文由百匠茶学院林方致原创出品,欢迎喜欢喝茶的朋友转发分享,其他平台转发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