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他游过幔亭峰后,悟出了武夷茶的品饮鉴赏方式,再品武夷岩茶,喜爱之心顿生。于是,他在《随园食单》中写道—
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阳羡虽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
对于“岩骨花香”,初入门的茶友可能不好理解。岩骨花香,最早的出处,出自民国林馥泉所著的《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一书。
其中写道—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岩骨,是指岩上的茶,其茶汤中感觉“有骨头”。
这种骨头,是种质感、是种厚重、是种裹着芳香的啜之有物。这种粘稠细腻的物的存在,本质上体现着正岩茶内含物质的丰富,就是陆羽《茶经》的—上者生烂石。
明代吴拭在《武夷杂记》里说—武夷茶,三德具备,带云石而复有甘软气—这种“甘软气”,是否就是岩骨呢?
要进一步了解“岩骨花香”,回味一下苏轼的—骨清肉腻和且正,以及乾隆的—气味清和兼骨鲠。
同样是品武夷茶,苏轼—口不能言心自省,乾隆—细啜慢饮心自省,他们在时空上相隔数百年,但在品茶时,却是情发一处,感动一心。
一个是—啜过始知真味永,另一个是—咀啜回甘趣逾永,不谋而合地发现了武夷岩茶的品鉴要领。
武夷岩茶的茶汤味厚,醇厚的要像鸡汤一样,咀嚼有物;气味清香过喉,香气凝聚不散与粘滑的茶汤裹夹在一起,让人如喉在喉、回味不尽。
而这种滋味的不苦不涩,谓之“和”,其“清香至味来自天然”,与无杂味、无青涩气息,谓之“正”。
令他们不能言语的大概是“香甘清活”的“活”字。岩茶的“活”,不仅是指叶底柔软、墨绿而有生气,也是特指每一泡茶汤的香气清和、富有变化,
具备良好的层次感和含英咀华的美感。说不尽,道不完的岩骨花香,它让多少茶客们魂牵梦绕,细细去品味武夷岩茶,品味人生真谛,品味刹那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