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蒙顶山茶被誉为“仙茶”,自1739年(乾隆四年)始至清代结束(1911年),达到了蒙顶山茶自唐代始作“贡茶”以来的又一高峰,并且专供祭天祀祖,在当时所有贡茶中地位独一无二,得到当时文人墨客的大书特书。晚清著名书法家、诗人、画家何绍基便是其中代表人物之一。
一、何绍基生平与成就
(一)生平
何绍基(1799年-1873年),字“子贞”,号“东洲”,别号“东洲居士”,晚号“蝯叟”,道州(今湖南省道县)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父何凌汉(1772年-1840年) 曾任吏部、工部、户部尚书,是晚清知名学者、诗人、书法家、教育家、藏书家、画家。
何绍基兄弟四人均习文善书,人称“何氏四杰”。他8岁随父母入京,早年是阮元(1764年-1849年,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先后任礼部、兵部、户部、工部侍郎,山东、浙江学政,浙江、江西、河南巡抚及漕运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等职。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体仁阁大学士。是清代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经史、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被尊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程恩泽(1785年-1837年,清代学者、官员。嘉庆十六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贵州学政、侍读学士、内阁学士,官至户部侍郎。是近代宋诗运动之提倡者,与阮元并为嘉庆、道光间儒林之首。著有《国策地名考》、《程侍郎遗集》)的门生;18岁应京兆试,取眷录;道光十一年(1831年)取优贡生;道光十五年(1835年)中举人,次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文渊阁校理、国史馆提调等职,曾充福建、贵州、广东乡试正负考官。咸丰二年(1852年)任四川学政,次年因条陈时务得罪权贵,降官调职。遂辞去官职,于咸丰六年(1856年)主讲于山东泺源书院。咸丰十年(1860年),受长沙城南书院之邀赴长沙,先后在山东和长沙城南书院教书达十余年。晚年主持苏州、扬州书局,校刊《十三经注疏》,主讲浙江孝廉堂,往来吴越,教授生徒。一生豪饮健游,多历名山胜地,拓碑访古,留下许多诗句。
(二)成就
何绍基博学多才,对经学、文字学、金石、史地均有造诣。他是晚清宋诗派作家,其诗内容多写个人日常生活或题咏金石书画。他精通金石书画,以书法著称于世,誉为“清代第一”。他擅真、草、隶、篆,四体皆工,大小兼能,亦善篆刻,是清末碑学大家。著有《惜道味斋经说》、《说文段注驳证》、《水经注勘误》、《东洲草堂诗文集》、《说文段注驳正》、《东洲草堂诗集·文钞》、《惜真味斋经说》、《史汉地理合证》等,校有《曝书亭记》。
二、《名山蒙顶贡茶赋示陈新盘明府》赏析
何绍基写有一首《名山蒙顶贡茶赋示陈新盘明府》诗,以歌颂蒙顶贡茶为主题,对蒙顶山茶的贡茶地位、县衙重视以及采摘标准、制作工艺、进贡品类、护送过程均进行了详细描述。
全诗为:“蜀茶蒙顶最珍重,三百六十瓣充贡。银瓶价领布政司,礼事虔将郊庙用。旗枪初报谷雨前,县官洁祀当春仲。正茶七株副者三,旋摘轻烘速驰送。仙人手植东京前,后来化身入蒙泉。古风古雨饱嘘吮,高三尺寿二千年。朱阑环之锁纽贯,县官来时一开看。我于茶品太疏略,喜陟高山到天半。夹江昨读酒官碑,名山令谒甘露师。敢云饮啜事琐琐,民生国典相纲纬。榷酤源流有通塞,当官桑孔要深思。”
何绍基曾任四川学政,见证了蒙顶山茶发展的又一次高峰,他的这首诗重点描写了清代以“蒙山仙茶”祭天、祭太庙的皇家特有仪式,可见蒙顶山茶在当时地位非同寻常,这也是蒙顶山茶自唐代“号为第一”以来又一次进贡的盛况。
清代中期,几经战火的四川逐渐恢复了生机,作为最负盛名的茶叶产区,出现了以“蒙山仙茶”为首的五种御用贡茶,其余四种分别为陪茶、菱角湾茶、春茗茶、观音茶,每年由四川总督、巡抚等地方官在年节之际连同其他进贡品一并进贡,数量稀少,品质极高。就连遍尝天下好茶,号称“君不可一日无茶”的乾隆皇帝也忍不住感慨:“石铛聊复煮蒙山,清兴未与当年别”,意思是用石铛煮饮蒙山茶,其中兴致,仍未与当年有所分别。而此时的蒙顶也已成为赫赫有名的皇家茶园,山顶茶园之外又圈以石栏,并增石雕白虎巡守。
该诗大意是:四川茶叶中蒙顶茶最珍贵和重要,每年采贡茶三百六十叶,用银瓶装起送到布政司,天子郊天及祀太庙用之。
蒙顶山甘露井
每年谷雨时节,知县即选择吉日,沐浴朝服,率吏上山,入“皇茶园”采摘一芽一嫩叶(泡在水里像展开旌旗的旗枪茶),即“仙茶”,很快笼回智矩寺,微烘后赓即快马加鞭送到京城。七株“仙茶”饱经风霜二千年,朱栏围护,纽贯于锁,可见庄严,只有县官来时才见真容。茶诗多以酒相伴,昨日夹江读到酒官之文告石碑,可知事态慎重。今天又到名山参拜甘露祖师。饮酒后,琐碎事多,而国计民生、国家的章典、政策要列入首位,榷酒的来龙去脉有一定渠道,当理财之官要像汉代桑弘羊、刘仅那样勤恳、缜密。尊茶、思酒,再论官员之品德,也是普通官场癖好,虽属警世之言,真正做到也算 难能可贵。
“名山令谒甘露师”的意思是:名山县令参拜甘露大师。此处“甘露”为人名,指的是“甘露大师”、植茶始祖吴理真。吴理真于西汉甘露年间(公元前53年-前50年,)在有“天下大蒙山”之称的蒙山顶上的五峰之间驯化七株野生茶树,是世界上有文字记载最早人工种茶的第一人。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吴理真被敕赐予为“甘露普慧妙济大师”;淳熙戌申(1188年)宋孝宗又敕赐其“甘露普慧妙济菩萨”封号,俗称“甘露大师”,又被称为 “甘露祖师”。
作者简介
陈开义,男,47岁,现任四川省茶叶行业协会副会长(先后担任名山县文体局局长、名山区文联主席、雅安市茶办副主任、名山区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主任、雅安市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
先后在《中华茶文化》、《茶博览》、《茶周刊》、《中国茶叶市场》、《中国茶业》、《走遍中国》、《星星诗刊》、《四川日报》、《四川农村日报》、《四川人大权力报》、《四川政协报》、《调查与决策》、《四川三农》、《农村建设》、《四川茶叶》、《四川省情》、《四川文学》、《四川旅游》、《四川文艺》、《县域经济》、《茶缘》、《四川水利报》、《深圳特区报》、《四川茶报》、《天天快报》和今日头条、北京茶叶网、亚太茶业网、凤凰网四川、中华名茶网、茗边、手机搜狐网、手机新浪网、新茶网、茶旅世界等50余家媒体发表各类文章400多篇(件)。参与主编名山抗震救灾专著《撼魂》,参与编辑《茶祖故里行》、《吴之英评传》、《丰碑》等著述,作品曾多次入选《蒙山雅韵》、《蒙山春来早》、《撼魂》、《茶祖故里行》、《品味》、《蒙顶山》、《二郎山》等专辑,著有个人文集《杯中岁月》。先后有10多篇作品在省市各级征文比赛中获奖,先后参与主编《蒙顶山茶文化读本》、《蒙顶山丛谭》》等茶文化书籍,主编名山区文艺刊物《蒙顶山》和《雅安日报.今日名山》蒙顶文苑文艺副刊和编辑《蒙顶山茶》刊。
(本图文来源:陈开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