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开始下关陆续推出了四星、五星、六星珍藏,挂南诏标,五星是原料产地班盆,四星为易武,六星则是班章茶区。2016年推出后,19年推出了二代,今年可能要出第三代班盆。班盆(也叫邦盆老寨,均为音译词),位于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与布朗山乡交接地带,在行政划分上,班盆老寨属勐混贺开村委会,距老班章寨2公里多一些,故同属于布朗山茶区。班盆古树茶园海拔、气候、土壤、生态环境和茶树树龄与老班章茶树基本无二,只是平均海拔1700多米比老班章茶园的1900米低100米左右。班盆老寨与贺开古茶园各在一个山头,两山遥遥相望,班盆古茶园与贺开古茶园相邻紧靠布朗山,自然也与老班章茶园相连。由此可见,班盆古树茶园所在的海拔,气候,土壤和生态环境都与老班章十分相似。简单划分,班盆古树茶有以下五个特点:(以下资料来自网络,不代表本人观点)1、入口甜香,下咽时微弱苦感,后整个口腔内感觉香甜,舒适。2、茶气内敛,含蓄不张扬,咽后口腔内感觉比较充实;3、苦味较淡,比其它布朗山系的茶苦味要弱些;4、涩味弱,主要表现在舌的中后段上下面,下咽后涩感会慢慢化开;5、生津回甘快,不同人感受不同,时间约3-5秒,是从舌底逐渐漫延至整个口腔,回甘悠久、绵长。之前19年的五星珍藏已经开过汤了,有茶友留言希望对比一下一代和二代,今天来对冲一下,看看那款更好!
先看干茶,总体对比看,条索类似,色泽与松紧差不多,一代略微更致密,干茶香看,16年的蜜香很浓郁,19年香气则弱上许多,且蜜香中带有青味。
第一泡
16年厚度不高,苦底中等偏弱,涩感非常明显,涩感随茶汤遍布口腔,留存时间长,化去比较慢。生津感比较快速出现,但程度弱。蜜香凸现,留存在口腔时间一般,香气低沉,显示香未入水,其它体感不显。19年的相比,厚度更好一点,水路更细腻,汤感的融合度更好一点,涩感非常低,在后端有些许出现。香气上,青味已开始转化,有蜜香的趋势,茶汤甜度更好,生津回甘与16年类似,都不算强。
第二泡
茶底香看,16年是非常纯正的蜜甜香,19年先出现豆香,紧接着才是些许蜜香。这显示出19年用了不少的闷堆工艺以去涩改善口感。当然16年有3年的陈化时间,时间上占优势。接着说口感,16年厚度变高,融合度也不错,涩感依旧非常明显,且融合在茶汤中,难化,还没有向生津转化。苦底上比较快,苦底并不单调,蜜香有,但不突出,挂杯香浓郁。汤感显层次,有些许喉韵出现,生津稍好,但总体仍然弱。19年的厚度更好,水路细腻度更好,这得益于涩感处理得干净,甜意明显,苦底要明显弱于16年的,生津回甘也弱于16年。
16五星茶底
19五星茶底
第三泡
16年厚度仍然在上升,苦底更强,水路开始细腻,蜜香中出现些许烟感,生津喉韵有持续性发挥,回甘开始明显起来,涩感仍然重。19年在厚度还领先16年,甜度明显更好,香气上开始弱化,在味返香上总体均衡度好于16年,生津上相差不大,回甘弱于16年。
第四泡
16年的厚度不变,此泡蜜甜感开始凸现,这与苦第下降相关,前三泡消耗内质比较多。涩感在前段减弱,后端仍然明显。生津弱化,喉韵累积出不错的强度,茶气等体感不明显。19年的甜感更甚,在风格上还是区别于16年,苦底却有些许上升,与16年不分伯仲。涩感上升,达到16年水准,生津回甘同样类似,茶气弱。
第五泡
16年厚度与苦底达到高水准,主要因为冲泡时间的增加。感觉此茶内质比较丰富,同步涩感强烈,香气减弱,依旧是蜜香,涩感化慢。生津同步,喉韵维持,茶气弱。19年厚度同步上升,苦底出现下降,香气同样变弱,汤感上协调性仍有不错变现,总体上内质已经明显开始弱于16年。只有生津感比16年更好。
第六泡
16年厚度部分下降,苦底持续变强,难化,茶汤融合度依旧很不错,汤感仍然比较致密,香气持续下降,生津下降,喉韵弱化许多。茶汤风格仍然不像尾水。19年厚度保持不错水准,苦底继续下降,和16年拉开差距。尾水风格明显,香气上也弱于16年。汤感平衡性稍好。生津还能保持,回甘不错。
第七泡
16年厚度尚存,苦底开始下降,但强度仍然在线,总体甜感总体弱了一点,导致协调性以及苦与甜的转化欠佳,生津弱化,喉韵尚存,回甘有持续。19年滋味趋尽,比16年弱不少,汤感平衡感比16年要好,苦与涩很平衡,协调。生津仍然有,尾端涩感不浅。体感几无,回甘尚有。
尾水
16年汤质下降线性,饱和度持续不错,但甜味不足。影响均衡性。十泡出水味。19年甜感也是一般化,但协调性好于16年,后仍存,生津回甘留存稍好于16年,九泡出水。结束
综合评价:16年 得分36 评星三星+ 19年 得分39 评星四星减
19五星与前期开汤结果差别很大,我紧接着又重新泡了一道,结果也差距不大,可能和之前是单独茶样有关,这次是拆饼试茶。这两款茶都是蜜甜风格,可以看到它们转化方向都是蜜香偏甜韵风格。总体上看,16年和19年主要差异在于茶汤的内质强度,16年的五星在苦涩强度上要高上19年五星不少,两款茶在风格上甜度稍有差异,19年在甜度及均衡度上要好于16年。两款在生津回甘以及茶气上有短板,这影响了两款茶的总体评价。茶底与品饮感觉上看,个人觉得这两款茶非常清晰地表现出工艺上差别导致了口感变化。16款的新工艺很浅,19款有明显的焖炒工艺,降低了涩感,提高了厚度,这一切是下关近年来新工艺、现饮化的缩影。这两款茶可以作为新工艺变化的标本。16年后期香气与口感肯定会强于19款。但两者在尾水上都表现不佳。不是本人喜欢风格。(下图红色曲线是19款)
前六泡汤色如图16年在下,19年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