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茶媒体无聊,说2019年茶价出来了,茶农们的反应是我家的茶叶还在睡觉,茶价就出来了?
2019年茶价涨涨涨?其实茶商不怕涨。
预测一个行业的价格说涨是大体不会错的。因为需求总会增加,物料涨,人工涨,如果是稀缺些的产品,更是如此。
初四去双廊,7.5公里处就开始堵车。卖普洱茶的真多。有乱乱的50元三片的老班章,也有小众的茶店。
瞧到杨丽萍专卖店处,排队签售的队伍。我们也要承认,只要有卖点,没有卖不出的东西。
我记得6年7年前,有位网友问过我双廊开茶店可行的问题?我记得我说不行。当局者迷,我太了解了,反而走不出原来的思路。
小时候我妈说,我不好好读书,村里的老婆都讨不起,就来这里买个媳妇。如今,我都想来这里上门。
按现在到处火爆的购买力,其实消费类产品说跌不太可能,除非行业整体不行了。
名山古树茶,像一些有卖点的旅游产品,说品饮也好,说凑热闹也好,产品的属性标签越来越多样,有时都分不清主次。
说了上面的,主要是想说,当前的消费品降价没有理论可能性,高端的更是不可能。主要是瞧是否支撑涨的理论。
每年一过年,当我们静下来,想一下这一年的通胀行情。其实还是很可怕的,好像有一只经济的手在洗。。着我们的感觉。
其实每年的11月之后,茶山上总有带节奏的风出来,大约就是明年要涨价了,古树不多,要订的要快。前五年,春节前预定古树茶的情况多,虽然近两年也有。但应该说是少了很多。除非是很特别的一些茶。
反正茶山上每年涨价的理由很多:
天气好了,天干茶少,涨
天气不好,茶冻死了,涨
领导说喝茶好,涨
黄晓明来云南了,涨
芳村被淹,没茶了,要涨,
芳村生意好了,没茶了,也要涨。
……
最先只有真正做初制所这个环节的初制所才意识得到涨的风险。一涨,初制所的风险就增加了,成本增加,不确定外面的市场对涨价的接受情况。
一定程度上来说,最近几年的小青柑产品是普洱茶类中涨价中的资金向外流出的结果。
以前我还年年怕涨,这几年也慢慢适应了。你涨你的你炒你的。品质和价位对应不了,我就不做或少做。消费力不是无穷的,我还真不信茶友会改吃饭变成吃茶了。
客观说,除了正常物料人工的部分,还有除了部分茶企深度合作的产区外,我是感觉涨不起或应该说可能是正常的范围内。
2018年的各行业数据也好,茶行业也好。深入其中的人才理解一个行业的冷暖是非。真是某些地方涨,也肯定是某些商家想炒一把或用高价占山为王而已。价和品质能否对应,是商家必须要考虑清楚的。
每年,只有一到年底,开春更甚,媒体一说茶价涨涨涨?这类信息在茶山间是阅读和传播最快和面积最大的。大量的信息转发。
要转给谁瞧?
转给零售顾客?有用。
但没以前有用,现在的茶友信息很通。他也大约知道情况。有时是为了不起太计较,量少也不好讲价。
其实主要是零售顾客也要的不多,够尝尝味或一段时间的喝就可以了,
我说过的例子,一些茶友相约去老班章买茶,喝到最后,说要1100克。为什么是1100克?因为他们有11个人。最后每人买100克,直接让老板分装好。就是类似的例子。这个时候的茶的属性这不是旅游产品是什么?
所以,
那当然主要是要转给茶商瞧的。
想向小茶商说,我本来是卖500元的。只给你卖150元了。且买且珍惜。这搞得好像小茶商占了多大便宜一样。
大茶商的角色当然是更稳的。只有等价格稳定之后,才会上量的进行收购。价格而言,按年份的递进,影响并不会太大。
每个环节有自己忙的一面。
春天,茶山忙。全世界都瞧在眼里。但这个忙茶商用了一年中最高的现金的筹码来换。
名山的茶农在五月说,我们再坚持两个月,就可以渡年假了。其它季节,在城里开茶店,跑展会或国内城市游或出国游
非名山的茶农要累很多。春天过后,有其它经济作用要打理。或是直接去城里打工,或茶厂上班。
然后,其它季节,茶商忙。忙着压制茶,雨季储存好。然后销售。
没有哪个环节是多余的。
总体来说,跟随着物价,物料,人工稳定或小涨应该是主题。大的意外发生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