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眼约5.76亿像素,任何相机都无法与它们相比,可辨别高达700万种以上的颜色,然而,不同的人对颜色细微差异的敏感度却是千差万别的。
就拿熟茶来说,虽说“红浓明亮”四字便可描述熟茶汤色,却还有着诸多深浅明暗、美丑好坏之分,这些,我们都能敏锐地捕捉吗?
好事物皆有共性,茶汤亦然,通透油亮,澄澈见底,促使我们不断分泌唾液;与之相反的较差茶汤,或暗不透光,或混而稀薄,令人看后饮茶欲望顿无。
判断一款茶的品质优劣,除了看外形、闻茶香、品茶质外,还要通过观察茶汤的样子,这也是作为判断的依据之一。
但是,有的朋友泡出来的茶汤会出现浑浊的情况,此时认为一定不是好茶。那么,茶汤浑浊就不是好茶吗?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看看。
茶汤浑浊未必就不是好茶,一些外界因素也会使得茶汤变得浑浊,我们先来说说生茶茶汤浑浊的原因如下:
三大基本原因:工艺不良,冲泡不当,存贮不当。
其他成因:茶树品种,揉捻过度,发酵问题,走水不透,火工不足,受潮返青,染色加料。
冲泡不当:注水过猛,扬起毫毛;水温过高,造成不必要的可溶物过多,更易冷后混浊;用水不洁净,比如井水,受污染的自来水等。
生茶饼上的茶毫
茶叶上茶毫太多导致茶汤浑浊不清,这种往往是一冲泡就会浑浊。这种情况如果不考虑欣赏茶的话,茶毫多意味着茶叶嫩度高,品质好,是好事;
生茶饼上的茶毫
什么是茶毫?
茶毫,亦称茶毛。是茶叶芽尖上面细小的绒毛,其中含有丰富的茶氨酸、茶多酚等营养物质,一般来说,鲜叶的嫩度越嫩,茶毫就越多,所以这个指标在很多情况下作为茶叶老嫩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很多茶都有,特别是绿茶红茶,比如碧螺春,信阳毛尖,金牛早茶,手工毛尖等。
显微镜下的茶毫
“冷后浑”的不可避免:红茶为例,氧化后的多酚类物质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随水温降低而析出。以绿茶为例,浑浊活性蛋白是优质绿茶中必然含有的一种蛋白,溶解度较低,易随水温降低而析出。
存贮不当:细碎茶末,漂浮颗粒污染(洗茶之后应当可以适度减少);受潮返青,并发症为变涩(复火后可以改善),发霉变质。
工艺不良:制作环境不净,农村小作坊,条件有限;杀青温度过高,沾染焦物;揉捻过度,茶叶表皮破坏严重,导致碎末漂浮;走水不透,茶叶中水分含量较高,部分活性蛋白不淡定,并发症为涩度较高;火工不足,吃火不够,时间过短,并发症为茶汤明度下降,不亮,发暗;
火工过头,过高,过急,并发症为焦味,茶汤发黑,不透明;发酵不当,多酚类物质氧化过度或与茶碱产生不必要的络合反应,并发症为品种香气不明显,茶味易酸涩。
茶树品种:有些茶树的品种就是比较容易混浊,比如福鼎大白,具体原因当时某种活性蛋白的含量较高。
综上所述,生茶的茶汤浑浊除了茶叶本身的因素以外,与冲泡手法也是有关系的。因此在泡茶的时候出现茶汤浑浊的情况,要先考虑下是否是冲泡方法不当的原因,再来考虑茶叶本身的问题。
1、绿艳:翠绿而微黄,清澈鲜艳,浅绿鲜亮的茶汤。这是春茶常见汤色。这类茶品,随着生茶不断陈化,茶汤绿艳消失,逐渐演变为杏黄明亮的汤色。
2、黄绿:是绿中微黄的汤色,是中高档晒青毛茶的汤色。“黄绿”色的茶汤,多出现在春茶中,加工时揉捻,干燥及时才能有此汤色。
3、绿黄:绿少黄多的汤色,类似“浅黄色”。清明至谷雨期间的晒青毛茶常显此汤色,常伴有“青草气”或“水闷味”。
4、浅黄:汤色黄而浅,又称“淡黄色”,是物质欠丰富的低档晒青毛茶的汤色。
5、橙黄:茶汤黄中微带红色,似橙色或橘黄色。新茶有此汤色多为茶青鲜叶裂变、杀青温度偏低的表现,常伴有“红茶香”或“生涩气”。藏期在3-5年的老生茶即显此汤色,但亮度高。
6、深黄:汤色暗黄,深而无光。新茶有此汤色多为几天的茶青合并加工或揉捻叶长时间得不到干燥所致。老生茶亦有此汤色,但老茶黄汤者,亮度一定很好。
7、红汤:老茶显出红汤,必是晶莹剔透的,属不可多得的好茶。
下面昆仑再来说一下熟茶浑浊的原因,其实这其中也包含一些前面说到的生茶的原因,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在补充一些属于熟茶的特别原因。
熟茶本身茶质相对应,内含丰富平衡,工艺恰当,净度好,茶汤则会表现出油亮厚重,通透清澈。
内质单薄或内含物比例失调,工艺不当,杂质多,茶汤则可能表现出深而暗,淡且稀薄,混而不清。
熟茶汤色,或如酒红,或如深栗,爱茶人感慨甚美。
而有些汤色,深似酱油,却还暗而无光,给很多初识熟茶的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然而,深浅明暗清浊,形成皆有因,下面我们来探探熟茶汤色形成:
熟茶汤色主要由茶叶中水溶性物质(儿茶素氧化产物色素为主体)呈现,这就不得不提到普洱熟茶的关键工序—渥堆了。
渥堆工序中,由于微生物代谢旺盛,使茶坯温度不断上升,促使无色的儿茶素发生酶促氧化,之后又发生氧化聚合,生成橙黄色的茶黄素,再进一步氧化产生红色的茶红素,茶红素很快又氧化并与氨基酸等物质结合而形成暗褐色的茶褐色。这些儿茶素氧化产物对熟茶汤色形成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除此之外,熟茶中的水溶性果胶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使熟茶汤色呈现胶质感,会不那么澄澈,与浑浊不同的是,这是一种好的现象,体现了茶品果胶含量丰富。
果胶感强,果冻的感觉
茶汤清澈浑浊,与原料、生产、仓储等息息相关。和前面提到的生茶浑浊的原因一样:原料受损,工艺、包装、运输、仓储不当等甚至是冲泡方式都有可能造成茶汤浑浊。
渥堆过程时水量不够、温度低等会造成腐败菌群的大量繁殖,使汤色浑浊。不仅如此,含水量太大也会造成汤色浑浊不透亮。
储藏过程中受潮汤色也会变浑。
很多刚制作出的熟茶,特别是刚压的熟饼,在压制过程中水蒸气蒸压使得熟茶内部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品质很难快速稳定下来,因此新茶汤色多少会有一些微浊感,这并不代表品质不好。
.....
反之,原料、工艺、生产、运输、仓储环节皆无不当,有年份的熟茶正常冲泡出来的茶汤则表现为澄澈无杂质,纯净度较高。
渥堆过程中采用山泉水发酵、离地发酵等技术制作出的熟茶茶品可更好地提高纯净度。
1.红浓明亮/红褐明亮:普洱茶中,“褐”并不代表暗。茶汤颜色以红褐色为基准色,略呈黑色,清澈明亮有油质感。渥堆程度适度的熟茶常见汤色。
明亮有质感,赏心悦目
2.红亮:以单一红色为基调,汤色不甚浓,红而透明有光泽。六成熟的普洱茶常见此汤色。
3.红艳/红色:汤红艳、欠亮。为熟茶发酵程度较轻的表现,五成熟左右,偏红茶汤色。
4.酒红:红而透明有光泽,常在陈年熟茶上表现。
5.褐色:茶汤深褐透紫,为九成熟常见汤色。
6.黑褐:茶汤呈暗黑色,有鲜活感。九成熟以上熟茶常见此汤色。
7.杏黄:茶汤微黄较浅。发酵严重不足造成,汤色似生茶。
8.浑浊:茶汤不通透,杂质多。
9.胶浊:有果冻般胶粘的质感,通常表现在水溶性果胶含量丰富的熟茶上。
熟茶汤色是由多种水溶性物质综合体现的,汤色的饱满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普洱熟茶的工艺及品质,可作为茶叶质量评判标准之一。
茶汤的干净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一款茶的品质,不过我们首先得弄清导致“浑浊”的因素是什么,别“误判”了一款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