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承接古圣先贤的智慧,接引当下生活,从手中的这 杯茶入手,践行于行茶时的举手投足,止于至善,以修养君 子之风、淑女之德。--选自王琼《茶修》
《茶修》,是王琼老师通过侍茶二十余年,在总结和静茶修学堂历经6年、数千茶修学员的教学实践基础之上完成的,是继《泡好一壶中国茶》之后,献给茶修学员和社会各界爱茶人士的又一经典著作。
王琼《茶修》书籍连载:(接上篇)
第一章:茶修,当代茶文化的表达
三、茶修,于规矩里成就方圆
1. 从“君子九容”到“茶修十礼”
君子九容
《玉藻》是《礼记》中的第十三篇,是记述礼制的篇章之一,其中很重要的篇幅就是“君子九容”:“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声容静,头容直,气容肃,立容德, 色容庄。”这是古圣先贤对于形象行为提出的九项要求。
茶人承接古圣先贤的智慧,接引当下生活,从手中的这 杯茶入手,践行于行茶时的举手投足,止于至善,以修养君 子之风、淑女之德。
足容重
体现人的中正气象和承载之力。我们的言行举止都是内在的情绪表达。或行走,或站立,步伐稳健,脚下生根,重 心于心,持重四方。
日常生活中的站姿及行走,特别能够体现一个人的气质 和修养。一场社交活动、一次商务洽谈、一次员工面试……从走路的姿态就已经开始有所表达和有所洞见,或坚定从容,或优雅亲善,或紧张局促……
修养我们的所有表达,可以让我们和顺地打开面前的通 道。尤其是对于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足容重”不仅仅是 一份自持,也是把恭敬十足地给到他人。
手容恭
体现人的敬畏之心和谦恭德养。
茶人泡茶多应止语,手语便是茶师在茶席间必用的表达, 也是茶人重要的修养体现。手容恭,四指并拢,拇指贴合, 微微弯曲,表示收摄内敛,谦恭礼敬,以手容恭的手语行茶有助于专注安顿、凝神聚气。
生活中也常会用到手语,比如为他人指路、讲解示意、与人沟通、当众讲话等。请不要用一根手指指点对方或指示方向,尤其要避免用食指指点对面的人,这种手势有失恭敬, 增加了对抗性。
“手容恭”,在我们的肩以下区域活动指示为宜。在平 时生活中运用,可以表示尊敬和诚意,是良好的习惯和修养; 在职业环境、公共场所运用,则能体现出工作人员的职业素 质和服务温度。
目容端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神能传递内心状态。目不斜视, 不咄咄逼人,没有怀疑和审视,多一些亲善和关怀,用眼神 照顾好每一位对座饮茶的人,恭敬平和,没有分别心。
眼神可以传递太多情绪,愤怒、冷漠、多情、亲善、谦逊……
眼睛里的“神”,是能量的释放与连接,有智慧的人会让低频转化成高频,用高频连接高频。
口容止
体现人的高雅学养和自我约束。要言不烦,保持正念。 人在生活中对“度”的把握,直接体现在对口舌的管理上— 说当说的,而不是想说的。温暖、清晰、简明,才是表达的 艺术,也是对所有遇见的人最好的关怀。茶人行茶时当止语 止念,与茶无关的话不讲,与茶无关的事不做,在生活中, 以止修慧,抱怨的话不讲,消极的情绪不蔓延,影响团结的 事情不传播,不让“祸”从口出。
“止”是修养,更是智慧。
声容静
静,是茶师在席间的根本,讲话声音要带有温度和关怀, 让每一次发声都能传递一份真诚与美好。让这种静好成为生活常态,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阻隔屏障— 面对身边的人,尤其是亲人,用我们的声音给予关照,真正做到有话好好说; 面对陌生人,用一句主动且亲善的问候,融化紧张和冷漠。
头容直
茶人于席间泡茶,身体要放松自然,左手注水,右手出 汤,以太极仪轨行茶,头不歪斜,保持中正,不倚不靠,中脉畅通,颈椎和腰椎对位平衡。“头容直”于己是一种健康 的保护,于他人更是一份足够的尊重。
气容肃
人的气场是一种真实的存在。气容肃,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的无形能量和浩然正气,是面对任何人和事都不喜不悲、不急不缓、不狂不惊的自在状态。“肃”,除了“严肃”, 还有一种端庄得体的气质,于茶人而言,更应是一种韵味, 就像一泡好茶,茶汤滑过喉咙之后的留存感,有回味,有生发。
立容德
茶人以德而立天下,体现人的德行与气魄。陆羽在《茶经》中提到“茶……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对于当下的我们, 德慧双修也是于一杯茶里的获得。
色容庄
色,包括外在的服饰、妆容和表情等,体现人的审美观 念和艺术修养。对于茶人的仪容仪表要求为如下:
女子长发时宜盘起或束起,短发时宜齐耳,露出额头, 不让碎发遮挡面容,男子短发,中正整洁,要给人以清爽、 明亮的观感;
入席前须净手,开始泡茶后,不可再整理头发、抓耳挠 腮,一则使手不洁,二则对茶和喝茶的人都有失尊敬;
待人接物轻松自然,情绪喜悦,端庄得体,与朴素典雅 的仪容仪表相得益彰。
庄子云:“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生活里精细的 自我打理是对他人尊重的表现,茶席间行茶者的情绪与状态 更是如此,着装简致,素手行茶,力求达到人、茶、环境和谐统一。
本章节完。
(注:王琼老师的《茶修》已正式发行,各位爱茶、喜茶的伙伴们可点关注,每日等待更新,也可私信购买收藏此书,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