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喝过岩茶的黄片吗?岩茶的茶梗又是什么味道?
面对这两个问题,很多人应该都是懵的。
岩茶的黄片是什么?茶梗又是何物?
即使有的茶友听说过这两个术语,也会灵魂发问:黄片和茶梗也可以喝吗?
市场上流通的武夷岩茶,都是由毛茶经过精制加工的成品茶。
毛茶是武夷岩茶经过采摘、萎凋、做青、炒青、揉捻、烘干(走水焙)等初制工序后的半成品。
一般不在市场流通,只有在茶厂毛茶审评时才有机会喝到。
武夷岩茶毛茶,一般由条索完整的净茶和黄片、茶梗、碎片等茶类夹杂物组成。
拣剔就是拣除毛茶中的黄片、茶梗、茶籽、茶片、茶末等副产品,留下净茶。
当然像少量的石子、竹木片、羽毛等非茶类夹杂物,更要拣剔干净。
黄片是武夷岩茶加工时,在揉捻过程中不成条索的部分,条索疏松、粗大呈片状、色泽偏黄绿,故称“黄片”。
茶梗则是茶青的嫩茎干燥后形成的,这两部分是岩茶毛茶占比最大的副产品。
拣剔是岩茶精制的重要环节,现在茶厂拣剔工作一般分两部分,先由人工将茶梗和叶片(净茶、黄片)分离,去除茶梗,目前茶、梗分离的工作还很难由机器取代。
因为毛茶含水率已经很低,接近6%,非常酥脆,梗叶分布也不均匀,机器去梗非常容易破坏茶叶结构,造成断碎,降低净茶的匀净度。
梗叶分离之后,接下来黄片和净茶的分离一般由机器进行,常用的是光电色选机,效率远超人工拣剔。
为什么会有黄片和茶梗呢?
武夷岩茶的采摘以中开面采为主,一般茶青的状态是一驻芽抱三、四叶。
只有达到一定成熟度的茶青,其内含物质基础才能赋予岩茶香气和滋味的丰富复杂。
同时,梗、叶组成的结构对于岩茶的做青也至关重要。
做青的过程也是梗与叶水分、物质交换的过程,俗称“走水还阳”。
这一过程的发生,又带来复杂的化学反应,是形成岩茶风味的物质基础。
根据以往经验来看,无梗的叶片或者受机械损伤的茶青都很难制成品质优异的岩茶。
岩茶初制完成,一般处于下半部分的老叶(第四、五叶)因为含水率、腊质层、水分运动的原因,往往难以揉捻成条,最后成为黄片。
茶青连接各个叶片的嫩茎则成为干燥的茶梗。
因此黄片与净茶都是叶片干燥后的产物。
但是黄片内含物质较净茶明显有差距,风味也明显弱于净茶,如果不把黄片拣剔出来,成品茶容易出现滋味淡薄的缺陷。
希望武夷茶人陈馨的文章可以让你更好地了解中国茶。
欢迎各位朋友点赞关注,提出不同建议在评论区里进行讨论。
本文由武夷茶人陈馨原创撰写,想要了解更多精彩茶叶知识,快来关注武夷茶人陈馨。感谢阅读。